张平:
三个基本产业变革
将影响中国未来10年
⊙记者卢晓平 ○编辑 王晓华
未来十年,国际经济供给面的三个基本产业变革趋势将影响中国经济的供给行为和潜在增长率。
一是全球服务业的可贸易比重提升。
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化,服务业的可贸易比重不断提高,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兴起、普及和应用,服务业可贸易规模成为全球贸易的新推动引擎,外包、远程服务、知识产权传递等,全球服务可贸易比重会从现在的不足20%,未来十年推进到40%,而美国是这一趋势的主导者,IT平台极大降低了很多传统商品的单位运输成本,例如电子图书极大地降低了传统纸质书籍的运输、储藏和复制成本。目前最为国内熟知的IT贸易平台是苹果公司将IT技术嫁接到IPhone和IPad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全球的知识产品几乎都可以在苹果公司的定价平台下进行贸易。
以美国为代表的互联网高端技术Facebook、Google、Amazon等IT服务平台近年来在全球取得了快速发展,进入中国市场后也必将凭借其知识产权优势挑战中国的传统产品。未来金融、医疗、教育等的远程服务也将逐步开启,这都直接加大了服务业的全球化发展。在美国新一轮的服务贸易外包中,受到语言习惯、产业基础等因素影响,印度将超过中国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如何应对美国发动的知识贸易品大潮,将成为影响中国国际地位的重要因素,显然国内还没有做好准备。
二是绿色更新周期。
绿色更新周期是指绿色消费和低碳技术推动的全球设备和居住的更新改造周期,设备低碳改造周期预计为10年,居住绿色消费更新则要长达20年以上。
绿色更新周期对制造业提出新要求,当前欧洲是主要倡导者。2005年欧盟委员会推出 “里斯本战略”,明确了欧盟经济增长方式的未来新趋向:创新工业和科技体系、大力发展低能耗、高附加值、高产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绿色、低碳、环保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2011年3月在“欧洲2020战略”中,决定把发展低碳经济作为未来十年的战略重点:欧盟将在2020年前将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少至少20%,同时将可再生能源在总能源消费中的比例提高到20%,能效提高20%。自此,节能减排已经成为欧洲未来10年产业和技术发展的战略重点。欧洲委员会发布的《欧洲:2050低碳经济路线图》以倒推的形式分析了完成上述转变所需要的能源计划。
与服务业不同,低碳经济发展与我国原有的制造业工业基础可以实现较好对接,已经受到了国内的高度关注,中国“十二五规划”中大篇幅的节能减排和传统产业改造计划是符合绿色更新周期的,中国在这方面应该起到领先作用。
三是新兴经济体消费结构升级带动的传统制造业升级改造。
随着整个新兴经济体GDP的快速增长,一个富裕的中间阶层逐步在全球形成。国民收入水平的持续提高,促进居民不断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质。近年来,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居民的生存消费已经基本满足,正在向殷实的小康家庭迈进,买房置业、安享城市生活成为许多家庭追求的目标。一些发达城市空调、电视、手机、洗衣机等商品的普及率都已与发达国家相差不多,居民消费将由数量消费全面过渡到质量消费阶段,这自然会带动原有产业结构的升级和技术更新换代,由此带来本国制造业的升级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