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年终特稿
  • 5:产经新闻
  • 6:财经海外
  • 7:观点·专栏
  • 8:公 司
  • 9:公司纵深
  • 10: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1:信息披露
  • 12:年终特稿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期货
  • A7:市场·观察
  • A8:市场·调查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T1:汽车周刊
  • T2:汽车周刊
  • T3:汽车周刊
  • T4:汽车周刊
  • T5:汽车周刊
  • T6:汽车周刊
  • T7:汽车周刊
  • T8:汽车周刊
  • 社保投资组合青睐高分红蓝筹股
  • A股再现恐慌性下跌 沪指失守2200点
  • 每日关注
  • cnstock
  • 明年看好黄金与农产品
  • 踩雷事故频发 基金激辩“抱团取暖”
  •  
    2011年12月22日   按日期查找
    A1版:市 场 上一版  下一版
     
     
     
       | A1版:市 场
    社保投资组合青睐高分红蓝筹股
    A股再现恐慌性下跌 沪指失守2200点
    每日关注
    cnstock
    明年看好黄金与农产品
    踩雷事故频发 基金激辩“抱团取暖”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踩雷事故频发 基金激辩“抱团取暖”
    2011-12-22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丁宁 ○编辑 于勇 张亦文

      ⊙记者 丁宁 ○编辑 于勇 张亦文

      

      “崇尚”价值投资的公募基金在今年频繁踩雷,在引发净值折损和份额赎回等诸多不良反应的同时,其自身投资理念和行为受到市场广发关注,一场有关基金“抱团取暖”投资模式的争议就此展开。

      今年以来基金集中重仓的部分股票频繁遭遇“黑天鹅”突袭,“踩雷”事件屡有发生。包括双汇发展、华兰生物、中恒集团、紫鑫药业,以及近期炒得沸沸扬扬的重庆啤酒等数十只股票,基于各种原因出现股价异常波动。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股票往往牵涉多家基金,甚至一家公司旗下多只基金身陷其中,具备较大“杀伤力”。

      当一些曾被部分基金公司引以为傲的“集中重仓股”变成众人避之不及的“地雷阵”,一场有关基金“抱团取暖”投资模式的争议就此展开。

      沪上某基金经理表示,在当下市场环境中出现基金抱团取暖并不足为奇。现在基金只数接近千只,在A股优良标的数量有限的背景下,同时“相中”某些上市公司实属正常;即便在同家公司旗下,由于研究平台共享,不同基金对于公司基本面和成长的界定有时候会重叠。“如果确实是只好股票,大家自然都愿意买”。

      此外,也有基金经理表示,在当下基础市场投资机遇乏善可陈的背景下,基金投资范围相应收缩。“在基金经理缺乏明确盈利途径的情况下,且仅有少部分股票抗跌的时候,一个很自然的选择,就是选择安全的标的,并增加集中度”。

      然而也有批评者认为,在价值投资理念下,公募基金更应该注重风控。“过犹不及”,过分集中的持股策略,反而加大了基金投资的风险。沪上某基金经理表示,对于基金投资而言,将过多的仓位配置在少数几只股票上,本身就意味着巨大的投资风险,而且风险来临时抵抗力也会变弱,这并不符合基金目前倡导的价值投资理念,也不符合多数持有人对基金投资可以分散风险的认知。

      分析人士表示,基金的投资“偏离”在一定程度上与行业现状有关。基金公司在目前的治理结构下,考核依旧偏短轻长,股东方面的短视行为给基金经理乃至整个投研团队都带来了较大的投资压力,“剑走偏锋”、“搏一把”的心理上位,价值投资理念无法真正被落实到具体投资实践中,某种程度上,基金贯彻这种过于激进的投资理念也颇为无奈。

      “掌握好‘度’是关键。”分析人士表示:“出于‘做足确定性’的需求收缩战线本在情理之中,然而基金的投资者对于风险承受能力原本就单薄,这对基金投资的风控提出了更高要求,对一些具有较大不确定性的个股并不提倡集中持有。”(详细报道见A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