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年终特稿
  • 5:产经新闻
  • 6:财经海外
  • 7:观点·专栏
  • 8:公 司
  • 9:公司纵深
  • 10:公司前沿
  • 11:公司·价值
  • 12:年终特稿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期货
  • A7:市场·观察
  • A8:广告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拿什么“做空中国”?
  • 新兴市场需要面对经济泡沫破裂风险
  • 大型公司再融资应有限制性指标
  • A股成财富绞肉机
  • 从利益格局大变化看沪深股市十年起落
  • 一位九秩老农的人生洞见
  •  
    2011年12月23日   按日期查找
    7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7版:观点·专栏
    拿什么“做空中国”?
    新兴市场需要面对经济泡沫破裂风险
    大型公司再融资应有限制性指标
    A股成财富绞肉机
    从利益格局大变化看沪深股市十年起落
    一位九秩老农的人生洞见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从利益格局大变化看沪深股市十年起落
    2011-12-23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桂浩明

      ⊙桂浩明

      

      时下,有关沪深股市的一个热门话题,是股指跌到了10年前的2245点,也就是所谓“十年一场梦”。其实,从某种角度来说,这更多是个具有娱乐性的话题,因为10年前的最高点和10年后的次低点,两者本身不具备可比性。问题还在于,经过10年的发展,沪深两市的市场格局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这就使得前一个2245点和后一个2245点,所表达的含义已很不相同了。

      对此,不妨以股市利益格局的演变为视角,作一番分析。

      在理论上,股市的利益格局,实际上就是资产在实现证券化时增值部分的分配模式,即由哪些人分享了企业在上市过程中实现的股权价值大幅度提升。在10年前,当时还是实行股权分置,对于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来说,股价再怎么涨,因为他们所持有的部分是不能流通的,因此享受不到公司上市所带来的股权在资本市场增值的好处。唯一算占便宜的,那就是在高价发行新股时,其中的溢价部分是列为资本公积金由全体股东分享的,因此大股东所持股票的净资产值,是有相应提升的。在公司上市过程中,通过一级市场申购到股份的投资者,应该说享受到了以后股权增值的相当一部分,而二级市场的投资者,只要股票开盘后还能再上涨,那么也能享受到部分收益。

      很显然,在当时,股市的利益格局主要是体现在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上的,其中一级市场占比还很大,这也就催生了大量资金去忙于申购新股。由于相对于大股东来说,新发行的股票数量有限,因此这部分股票也就往往容易得到比较高的估值,上市后经过充分换手,通过一级市场获得股票的投资者先后退出,二级市场上各路投资者持股成本差异也并不很大,这样,股价炒高,这方面的利益也就能够最大化。因此,很多人在那时十分热衷“炒股票”,因为这里的利益格局很清晰。于是也就有了“无股不庄”的状况,大大小小的股票都有不同类型的资金进驻。

      但是,推进股权分置改革之后,这样的利益格局发生了变化。有了股改,上市公司大股东所持有的股份,在锁定一定年限,满足一定条件以后,也可以在市场上上市流通了。对于这部分股权来说,由于本身是创业投资,持股成本比较低。而在企业发展中又通过VC和PE等形式形成的股份,即便有所溢价,总体上持股成本也是不高的。可是企业一旦要上市,公开发行股票的价格在现有的体制下却是很高的,到了二级市场上,则又因为市场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股价未必会太高,甚至屡屡出现了“破发”的局面。显然,在这种情况下,股市的利益格局变成了大股东获得股份增值的最大部分,各种VC和PE也获得了相应不算小的部分,剩下来的就很有限了,一级市场的投资者也许还能够分享到点什么,通过二级市场买入的,就几乎没有什么收益了。今年以来,新股大面积破发,更多数量的二级市场投资者陷入了买入就套的被动状况。有人对此愤愤不平,称大股东分割了企业资产证券化过程中最大的蛋糕,在公开市场申购或者买入股票的投资者,则成为其套现的对象,因此这种利益格局很不公平。诚然,这样的利益格局是否公平,站在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看法,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由于这里的利益分配是在一个明确的,并且被各方所接受的规则下进行的,所以尽管不断地被指责,却还能够延续。

      当然,不能说如今沪深股市重见2245点就是因为利益格局的这种变化所引起,但也确实不能说是与之一点关系没有。大股东等通过套现操作(即便只是部分套现),无疑享受到了企业资产证券化中的最大收益,尽管在法理上这有足够的正当性,但由于过度挤压了在公开市场上获得股份的投资者利益,自然会导致二级市场投资者对继续持股缺乏兴趣。这几年,新入市的资金越来越少,个股的活跃度也大大降低,行情也变得易跌难涨,这里显然有利益格局变化的影响。在某种角度上也确实可以说,现在股市的点位之所以又回到了10年之前的水平,利益格局的变化是其中的重要推手。

      那么,怎么办呢、要不要调整现在这样的利益格局呢?不少舆论一直在抨击大股东的减持股票行为,认为正是因为“大小非”和“大小限”的解禁导致了熊市,这未免太情绪化。不过,笔者以为,现在也的确应该好好研究面对利益格局的这种变化,流通市场上的投资者该做怎样应对的问题。毕竟,如果股市一、二级市场上的投资者无法获得盈利,那么最终作为创业投资者的大股东,也不可能在资本市场上真正赚钱。这应该是股市“十年一场梦”所带给市场各方的警示。(作者系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市场研究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