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年终特稿
  • 5:财经海外
  • 6:产经新闻
  • 7:观点·专栏
  • 8:公 司
  • 9:公司纵深
  • 10:公司前沿
  • 11:公司·融资
  • 12:年终特稿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观察
  • A6:路演回放
  • A7:市场·期货
  • A8:市场·资金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实业兴国仍是根本
  • 多哈回合的“寒冬”还将延续多久
  • 分税制改革:一盘没有下完的棋
  • 科研经费竟成个人“提款机”?
  • 期待RQFII试点步伐能迈得更大些
  • 犹太人的孟母精神
  •  
    2011年12月27日   按日期查找
    7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7版:观点·专栏
    实业兴国仍是根本
    多哈回合的“寒冬”还将延续多久
    分税制改革:一盘没有下完的棋
    科研经费竟成个人“提款机”?
    期待RQFII试点步伐能迈得更大些
    犹太人的孟母精神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犹太人的孟母精神
    2011-12-27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孙 涤

      ——“虎妈是孟母吗?”之十四

      孙 涤

      在《虎妈的战歌》里,虎妈在同女儿的犹太爸爸争论教育的利弊时,颇为自得地说,要是没有更好的办法,那就还是照她的虎妈法来教吧。书中不乏蔡美儿和她犹太婆婆相处,以及她们对后代教育取向的记述。殊不知,犹太族裔的教育方法,大有华人社会深入分析和积极借取的地方。有谁还敢怀疑,犹太人对儿童的教育,从理念到方法,不是在世界最成功之列的?

      过去两百年来(1901-2010),全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中,犹太裔达181位,占总数的22%;出生在或在美国完成教育或研究的,占获得诺奖所有美国籍获得者中(均为移民)的36%!这里所谓的“犹太裔”有严格标准:至少有一半(或三分之二)以上的犹太血统才算。按这样的标准,老虎伍兹都不能算是黑人高球手。据《时代》周刊的数据,伍兹仅八分之一黑人血统;相反更接近于华人(八分之三)。按美国的规矩,一个人有十六分之一或以上的黑人血缘,就能算是黑人了。

      犹太裔开创现代科技的贡献,从一些“硬领域”取得的成就上看得更清楚。在化学、物理学、医学/心理学和经济学四个领域,他们获得的诺奖比例分别占了全球和美国的26%和39%。其中,化学的犹太裔获奖者达31人,分别占世界和美国的20%和27%; 在物理领域犹太裔的获奖者达47人,占世界和美国的分别为25%和36%;医学/心理学领域的犹太裔获奖者则高达53人,分别占世界和美国的27%和40%。在经济学研究上的成就更惊人,获奖者达28人,分别占世界和美国的42%和55%! 再从犹太裔女性诺奖获得者来看,她们的成就可以说是无可逾越的:分别占了全球和美国女性获诺奖人的38% 和50%!在诺奖的“软领域”方面,犹太裔的贡献也不遑多让:在文学方面,犹太裔获奖者13人,分别占世界和美国的12%和27%。

      在没被列入诺奖的一些领域,“硬”的如数学,获得全球最高荣誉“沃尔夫奖”的, 犹太裔数学家占了34%。在声誉崇高的美国国家科学奖章的获得者中,犹太裔占了38%,要知道美国人口中犹太裔(约600万)略低于2%,比美国华裔的比例还低。在诸如大众传媒、影视娱乐、新闻和创意写作、音乐绘画、史哲研究、法律政治等“软领域”里,犹太裔不但左右着这些具有关键价值的领域,而且影响所及,甚至掌控了公众的取向和意见。至于经济决策、金融财务、产业导向、企业组织,总之,在人们为满足生涯或角逐各种物质利益的生产和分配方面,犹太裔的力量更无远弗届。甚至在犹太裔似乎不太擅长的体育方面,也是他们选择退出竞逐的结果。在犹太移民走出完成教育成长之前,在纽约的篮球、拳击等赛场上,犹太年轻人在竞技中胜出拿到奖金,是常见的情形。

      怎样从犹太人的教育获得教益?这是个值得大书特书的课题。在美国留学和工作的中国人,很容易感受到犹太裔的老师、同事和同学的优势,笔者对此有深刻的认知。对此,有关专著讨论也很多,限于篇幅,先简单举几个原则。

      首先,是学习犹太人坚持知识有其独立的价值,知识本身就是目标,而不只是为了达到其他目标的手段。有了这种信念,追求知识才能深入,才能孜孜以求。事实上,知识的功能性效用也更能水到渠成自我彰显,更具有竞争力。例如,在发现激光原理——上世纪最有价值的科学发明时,人们几乎想象不出它有任何商业价值,而现在人们的生活离开了激光及其派生的创造发明,已寸步难行;

      第二,相信个人具有上帝赐予的独到才华,从而积极寻求和认知自己内心的呼唤,自主地排拒社会的负面(歧视)看法;

      第三,相信个人有实现天赋的责任和自由。这种使命感带来热忱和激情,鞭策每个人执着努力地追求,生成自己最终被市场认可的信念;

      第四,积极鼓励钻研(甚至“钻牛角尖”),并容忍颠覆性的探索。犹太人中不乏宗教狂热分子,严酷信守经书律法的死硬派不少,然而就族群整体而言,对“离经叛道”的创新行为,在传统上不但宽容而且推崇;

      第五,对待学习的过程、基本素质的训练和细节极为认真;

      第六,注重抱团竞争。虽说犹太裔的“内斗”也随处可见,他们相信在社团里就分出高下的内部比赛压力是积极的,是儿童为日后市场竞争必经的磨炼和准备。不过,他们的“窝里斗”不会延伸到社会。对族裔之间的竞争,他们有高度危机意识,抱团向心的程度极强;

      第七,犹太家庭母亲的地位相当高。判别一个孩子是否犹太裔,以其母是否属犹太裔为准。在教育上,犹太母亲分量很重,犹太裔堪称“孟母”,推动了许多创造成就。同样重要的是,当一个犹太孩子显出其创造潜能而家庭无力开拓时,所属社区甚至遥不相及的犹太人都会感到有责任施以援手。可以说,犹太裔的互助,是世间抱团竞争而能有效胜出的典范。

      (作者系美国加州州立大学(长堤)商学院教授,美国华裔教授学者学会(南加州)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