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年终特稿
  • 5:产经新闻
  • 6:财经新闻
  • 7:观点·专栏
  • 8:公 司
  • 9:公司纵深
  • 10:公司前沿
  • 11:创业板·中小板
  • 12:特别报道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资金·期货
  • A6:市场·观察
  • A7:信息披露
  • A8:市场·调查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期指多方仍未放弃
    博弈热情再度升温
  • 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
    创出新高
  • 酿酒行业补跌
    融资大户出手
  • 中金所新批5家会员单位
  • 政策灵活性应对经济不确定性
  • 资金面依然较为紧张
  • 2012年大宗商品“牛熊”大猜想
  • 期指仍以短线操作为宜
  • 货币政策难预料
  •  
    2011年12月28日   按日期查找
    A5版:资金·期货 上一版  下一版
     
     
     
       | A5版:资金·期货
    期指多方仍未放弃
    博弈热情再度升温
    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
    创出新高
    酿酒行业补跌
    融资大户出手
    中金所新批5家会员单位
    政策灵活性应对经济不确定性
    资金面依然较为紧张
    2012年大宗商品“牛熊”大猜想
    期指仍以短线操作为宜
    货币政策难预料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政策灵活性应对经济不确定性
    2011-12-28       来源:上海证券报      

      ■新湖期货研究所 蒋林(F0260358)

      辞旧迎新之际,回看2011年经济发展状况,通胀年中见顶回落,经济增速超预期表现,政府优异的审时度势能力再次得以证明。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年宏观调控的主基调概括为“稳中求进”。笔者的理解,在欧债危机愈演愈烈和欧美经济复苏前景暗淡的背景下,“稳中求进”隐含的调控智慧恰似中华武术中的见招拆招-退而进之,四个字已然包含了政府对明年宏观经济调控的具体策略方针。

      “稳”字当先,一大政策前提与三个经济目标。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稳定强调明年继续实施稳健货币政策和积极财政政策,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增强政策的灵活性以便应对更为复杂多变的宏观形势。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即宏观调控目标之一“稳增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以此判断明年的经济增长目标不会被调低。虽然长周期显示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目标开始放缓,在“十二五”规划中,经济增长将以调结构为主题,五年的平均经济增长率由“十一五”期间的7.5%下调至7%。但从短周期来看,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经济形势,政府出于社会和谐稳定的考虑,更愿看到经济增速处于较高水平。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即宏观调控目标之二“控物价”,在外围经济形势不出现明显恶化的情况下,货币政策调控力度不会明显放松,潜在通胀威胁较小。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即宏观调控目标之三“促和谐”,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积极有效化解各种矛盾和风险隐患,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明年政府意在抓好保障性住房投融资、建设、运营、管理工作,逐步解决城镇低收入群众、新就业职工、农民工住房困难等问题。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促进房价合理回归。

      “进”字在后,一大发展机遇与三个经济任务。何为机遇?即是抓住和用好中国的重要发展战略机遇期。在世界经济复苏形势不确定性上升的背景下,中国经济的竞争优势明显强于欧美经济体,大宗商品价格的走低降低了经济发展成本,这对中国拉近与发达经济体经济水平差异是个较好的机遇。与此同时,潜在风险亦不可忽视,如果外围经济形势出现大幅恶化,可能加剧中国净出口下滑及资本流出,进而影响到实体经济表现和金融市场稳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进展即任务之一“调结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强调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要和产业政策“加强配合”。加大财政支出力度,支持欠发达地区、节能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的发展以及增加“三农”、保障性住房等领域的投资,不断扩大民生投入,反推经济结构调整,以促进经济自主协调发展的思路。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突破即任务之二“抓改革”,结构性减税将视为明年财政政策亮点,对部分领域降低税率、提高税基、增值税扩围,实施结构性减税,而对另一些领域提高税负,诸如资源税、环境保护税、房产税,达到促进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调节收入的作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突破即任务之三“惠民生”,加大财政支出,扩大教育投入,提高教育质量,并且坚持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

      经济不确定性突显政策灵活运用的重要性,2012年世界经济形势是复杂多变的,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坚持遵循“稳中求进”的宏观调控基调,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和积极实现财政政策突破,完成明年经济预定目标的难度不大。但是不确定性依然存在,如若欧债危机恶化,并爆发大规模的金融危机,届时拖累全球实体经济大幅放缓和资本急剧流入美国,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可能不亚于08年金融危机时期(小概率事件)。

      (C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