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年终特稿
  • 5:特别报道
  • 6:产经新闻
  • 7:观点·专栏
  • 8:公 司
  • 9:公司纵深
  • 10:公司前沿
  • 11:专版
  • 12: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期货
  • A7:市场·观察
  • A8:市场·调查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T1:钱沿周刊
  • T2:钱沿周刊
  • T3:钱沿周刊
  • T4:钱沿周刊
  • T5:钱沿周刊
  • T6:钱沿周刊
  • T7:钱沿周刊
  • T8:钱沿周刊
  • 探索立足国情的公司治理新制度
  • 非财务信息披露:沪深公司整体不及格
  • 提议设置发行可转债的
    “预披露”程序
  • 有卖不出的价,没卖不出的货
  • 信托业的历史性机遇与核心竞争力之变
  • 日本皇室的“难题”
  •  
    2011年12月29日   按日期查找
    7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7版:观点·专栏
    探索立足国情的公司治理新制度
    非财务信息披露:沪深公司整体不及格
    提议设置发行可转债的
    “预披露”程序
    有卖不出的价,没卖不出的货
    信托业的历史性机遇与核心竞争力之变
    日本皇室的“难题”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提议设置发行可转债的
    “预披露”程序
    2011-12-29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李季先

      ⊙李季先

      

      继今年6月H股定向增发方式融资162亿元后,中国平安又启动了一项大额再融资计划。中国平安21日发布公告称,拟向原A股股东发行不超过260亿元的A股可转债以补充资本金,期限为发行之日起6年,可转债票面利率不超过3%,可转债在发行结束后满6个月就可转股。

      中国平安的巨额再融资计划直接对公司股价造成打击,但市场的压力并没有影响中国平安A股再融资之旅。中国平安已启动了发行A股可转债相关程序。

      中国平安总经理任汇川在解释公司之所以舍高价H股而就低价A股的原因时直言,“A股发行可转债融资比H股方便”。

      根据A股可转债发行计划,中国平安公司将于2012年2月8日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审议该议案,并由临时股东大会授权公司董事会确定具体发行数额。从现行发行可转债的核准程序及过往发行实践看,如果不出意外,中国平安的相关可转债发行议案将在该次股东大会上顺利通过,然后报国资委、保监会、证监会等主管部门备案批准后实施。不过,考虑到当下A股市场的持续弱市特征及市场资金的承受能力,监管部门,尤其是证券监管部门最终能否放行这项A股可转债融资计划,目前还是未知数。

      中国平安A股可转债融资计划前途未卜,但A股二级市场投资者却已在为这项巨额融资计划埋单了。中国平安计划发行260亿可转债的消息,将中国平安股价“震”下6.2%。如果将来中国平安的A股可转债融资计划被证监会或其他决策部门、机构否决,A股可转债融资计划取消,那么因中国平安再融资消息影响的这部分投资者的损失将非常冤枉,而且还没法弥补。而造成这一可能不公正后果的,不是别的,正是A股可转债发行在程序上的缺陷,或者说是A股可转债发行的正当性程序缺失。譬如,缺少正规的预沟通程序、信息披露缓冲机制存在误导等。

      有别于其他实物交易市场,证券市场是一个高度信用化的市场,它严重依赖相关“信息”的披露。在证券市场上,任何信息披露必须是有节制和适度的,符合程序,否则就容易对市场交易方造成误导或对其信心造成冲击,中国平安A股可转债融资计划消息披露后引起剧烈的市场波动,就是A股可转债相关发行程序制度准备不足的一个例证。

      因此,笔者建议,在今后修订A股可转债发行程序时,可否规定“预沟通”等法定正当程序。比如在董事会决定审议相关议案时,先与有关部门就相关方案作预沟通以提高相关方案的确定性,这对A股二级市场投资者非常重要,其对减少投资者损失、减少内幕交易的重要性,一点也不亚于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对正当程序的要求。同时,鉴于A股可转债从启动、申请到实际发行所需时间较长,任何一个节点都可能出现新问题并可能对二级市场产生影响,笔者认为,A股可转债发行在设置信息披露决策程序时,不妨借鉴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的一些“预披露”、“定期披露”程序性做法,并按照正当法律程序原则予以制度规范,使其成为A股可转债发行程序的一个组成部分。

      (作者系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合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