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年终特稿
  • 5:特别报道
  • 6:产经新闻
  • 7:观点·专栏
  • 8:公 司
  • 9:公司纵深
  • 10:公司前沿
  • 11:专版
  • 12: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期货
  • A7:市场·观察
  • A8:市场·调查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T1:钱沿周刊
  • T2:钱沿周刊
  • T3:钱沿周刊
  • T4:钱沿周刊
  • T5:钱沿周刊
  • T6:钱沿周刊
  • T7:钱沿周刊
  • T8:钱沿周刊
  • 期市全年运行大局初定商品成交额降17%
  • 期指短线反抽幅度或有限
  • 期指多方抵抗趋激烈
    市场震荡或加剧
  • 林晟投资中心成立仪式举行
    推出两阳光私募产品
  • 期棉震荡偏多 向上空间有限
  • 中东局势再度紧张 原油期货“七连阳”
  • 国内首只阳光私募对冲基金成立
  • 外围市场气氛悲观 年前沪胶弱势震荡
  • 期指触及下轨反弹
    本周以震荡为主
  •  
    2011年12月29日   按日期查找
    A6版:市场·期货 上一版  下一版
     
     
     
       | A6版:市场·期货
    期市全年运行大局初定商品成交额降17%
    期指短线反抽幅度或有限
    期指多方抵抗趋激烈
    市场震荡或加剧
    林晟投资中心成立仪式举行
    推出两阳光私募产品
    期棉震荡偏多 向上空间有限
    中东局势再度紧张 原油期货“七连阳”
    国内首只阳光私募对冲基金成立
    外围市场气氛悲观 年前沪胶弱势震荡
    期指触及下轨反弹
    本周以震荡为主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期市全年运行大局初定商品成交额降17%
    2011-12-29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叶苗 ○编辑 杨晓坤

      ⊙记者 叶苗 ○编辑 杨晓坤

      

      再过两个交易日,2011年的中国期货市场就将交出2011年的全年答卷。截至12月28日,国内三大商品交易所的总成交额达到了186.5万亿,预计全年的总成交额将与此接近,较之2010年的总成交额下降了17%。同时,首次完成一个整年度的股指期货成交额达到了433.8万亿(单边计算),市场交易量保持较好,弥补了商品市场成交额下降的缺憾。专家表示,中国期货市场度过了最为艰难的一年,在市场结构较为完善、法制建设已见成效的前提下,2012年期市将迎来“创新年”。

      

      2011答卷:期货市场喜忧参半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2月28日收盘,三大商品交易所的成交总额定格在186.5万亿元。在三大交易所中,上海期货交易所的成交额为86.3万亿元,大连商品交易所的成交额为33.6万亿元,郑州商品交易所的成交额为66.6万亿元。据计算,这一总成交额较去年的总成交额下降了17.8%。这也让不少期货公司感到2011年是最为困难的一年。

      不过,股指期货的平稳发展多少弥补了这一遗憾。截至28日,股指期货的单边成交额达到了433.8万亿,这一巨大的成交额让期货公司“失之桑榆,收之东隅”。一些在股指期货业务上较为成功的期货公司受此利好,业绩基本与去年打平。

      “广发期货今年的净利润达到1个亿以上,还是上市券商系里最赚钱的期货公司。今年注册资本金增到了11个亿,成为中国最大的期货公司。”广发期货总经理肖成告诉记者,由于有了股指期货的增量,因此公司全年的业绩还算较好。

      

      2011“困境年”亮点频现

      回顾期货行业在2011年中的表现,可谓“喜忧参半”。一方面在政策影响下,整体业绩出现了较大下滑,在交易所进行了手续费返还后才勉强渡过年关;另一方面投资咨询业务启动、期货公司兼并重组破冰、境外期货业务开始筹备等亮点,也给了行业在困境中巨大的动力。

      事实上,从2010年年底开始,取消手续费优惠制度、限制开仓手数制度、提高保证金比例、“大合约”制度推出……一系列的监管措施让期货业成为“防通胀”的要冲,交易量的下滑动摇了期货公司依靠手续费生存的基础,也让期货公司的经营陷入窘境。

      南华期货副总经理朱斌表示,几个因素让期货行业受伤很大。一是大合约对相关品种流动性造成了较大伤害。二是行业竞争过于激烈,低价手续费竞争,也造成了很大影响。幸亏第四季度三家商品交易所进行了手续费返还,使得各家公司的经营情况还可以。“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在通道服务上,经纪公司没有交易所的支持是很困难的。在目前的背景下,单一的经纪业务还是很困难的。”朱斌说。

      尽管遭遇困境,但是行业的亮点依然不少。

      一是公司的差异化发展开始体现。广发期货总经理肖成表示,期货公司整体效益不太好,但是分化很明显。这不但反映在贫富之间的差别,更多反映了发展取向的差异。“现在更多的是依靠股东,来培育公司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比如有现货背景的,券商背景的,都在找准自己的发展方向。”

      二是投资咨询业务的推出。“推出时间不长,现在还处于摸索阶段,但是再过几年就会有百花齐放的效果。”朱斌说,投资咨询可以往经纪业务靠,也可以往资产管理靠,可以服务现有客户,也可以服务其他客户,服务于国内也可以服务国际。“期望不高是对的,但是没想法是不对的。”朱斌表示,投资咨询一旦发展,会形成良性循环,尤其跟资产管理业务结合,会有更好的前途。

      三是2011年期货行业出现了两起兼并重组,分别是国际期货并购珠江期货、中证期货并购新华期货,为期货行业做大做强进行了探索。另外,三家期货公司获准筹备境外期货业务,也为市场发出了进一步创新的信号。

      

      2012年或成期市“创新年”

      虽然市场本身是比较严峻的,欧债危机、宏观调控等问题依然笼罩着期货市场,但对于期货行业来说,2012年可能会迎来“创新年”。“经过这几年的发展,期货市场的法制环境、监管氛围已经达到了很好的状态,明年应该会在创新上有所突破。”肖成说。

      具体来说,期市创新可能会发生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品种创新。“市场期盼中金所能有新品种推出。不管是国债期货也好,新的指数期货也好。也希望交易所能推出期权,这能让专业人士的价值体现得更明显。”朱斌表示,新的品种出现,能给期货市场增加新的业务增长点,也能让期货市场的价值更好体现。

      二是业务创新。肖成表示,期市应该推出自有资金的管理办法。在期现结合上,允许期货公司全资控股贸易公司,实现仓单转换配送抵押融资等服务,为现货更好地服务。朱斌也认为,在资产管理方面,期货业能有所突破,承接机构资产配置的需求。“很多机构参与到商品期货和股指期货,在资金上要需求,但是在人才和经验上会拖后腿,我们可以在这方面满足其需求。” 同时,境外代理业务也可能加速推进。

      三是结构创新。“明年会有更多机构涌入。因为今年的股市表现,让一些机构投资者很受伤,意识到期货市场套期保值的价值。”朱斌说,据了解,目前一些机构已经准备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期货业务,这对于期货市场构成利好。

      另外,肖成还提到,期货交易所和期货公司的利益分配格局可能会有新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