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年伊始,中国公布了2011年12月份首个重要经济数据PMI,12月份 PMI为50.3,较上月的49.0出现环比回升,再次回升至荣枯分界线上方。由此显示,当前中国经济中需求与供给均保持平稳态势,经济也有望继续维持“软着陆”的运行态势。
从12月份PMI的11个分项指数来看,受到元旦和春节双节假期来临的节日效应影响,新订单指数、生产指数等8个指数较11月份升幅超过1个百分点。其中,新订单指数为49.8%,比上月回升2.0个百分点,显示居民消费需求提前释放。另外,12月份生产指数为53.4%,比上月上升2.5个百分点,表明需求的上升使生产出现企稳态势。由此,也显示了当前中国经济仍有需求的支持。
笔者据此预测尚未公布的12月份其他主要经济数据,其中社会零售品总额同比或增长17.6%,与上月基本持平;固定资产投资略有回升至24.6%,投资略有回升;工业增速同比增长或回升至12.6%。
通胀压力继续减轻,但其长期压力犹存,仍不容忽视。数据显示,12月份购进价格指数为47.1%,比上月上升2.7个百分点,结束了连续三个月的下跌趋势。观察本月商务部和统计局发布的食品价格高频数据发现,12月份食品价格比11月份有所反弹。例如,商务部在2011年12月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2月19日至25日一周,重点监测的食用农产品价格继续上涨,该价格数据自去年11月底出现止跌回升以来已连续五周涨势。尽管食品价格有所抬头,但考虑到紧缩政策效果显现、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回落、PPI迅速下滑及翘尾因素为0等因素影响,预计12月份通胀水平比11月份仍将有所回落,CPI或回落至3.9%,PPI或降至2.5%。
另外,相关数据显示外部需求在继续放缓。12月份进口指数和新出口订单指数均有所回升。其中,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8.6%,比上月回升3.0个百分点,但仍低于50%零界限以下。进口方面,12月份进口指数为49.1%,比上月回升1.8个百分点,显示在元旦和春节双旺季的带动下,居民对海外商品需求也有所恢复。
不过,要高度关注来自今年海外经济运行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的市场影响。尽管近期美国经济数据有所转好,但这主要是建立在储蓄率降低和财政赤字上升的前提下,今年美国经济还将面临来自政治方面的不确定影响,预计美国推出QE3仍将是个大概率事件。欧洲政治基本面已逐渐转好,这有益于使化解欧债危机朝着正确的方向迈进,对欧洲央行发挥更大作用也会有积极影响。
笔者据此认为,12月份中国的出口和进口增速分别为12%和17%,贸易顺差回落至76亿美元。并且,预计2011年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仍将为负,但2011年贸易顺差进一步下降,将有助于减轻人民币的升值压力,预计2012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最多升值至6.2013水平后会逐渐接近其均衡水平。
值得关注的是,伴随中国经济的结构转型及进出口的同步回落,预计未来中国将不会因出口大幅下滑而导致中国经济出现“硬着陆”。
尽管如此,中国仍需保持宏观政策的灵活性,在强调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同时,更要关注如何“稳中求进”。在货币政策方面,2012年货币政策基调将由“过紧”回归“中性”。在财政政策方面,总的来讲是要实施更为积极的财政政策,不仅要保持适度的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而且在财政支出也要突出重点,如突出结构性减税与转移支付,完成600万套保障房建设,以此来促进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
综上所述,尽管2011年12月份PMI数据有所回升,基本上也可确认当前中国经济的“软着陆”态势,但考虑到2012年房地产投资将有所下滑、出口回落趋势已基本确定,预计2012年上半年中国经济仍将维持继续下滑态势。但伴随着宏观政策的逐步放松,下半年经济增长将会有所回升,全年经济增长或呈现“前低后高”运行态势。笔者预计,1月份央行仍有可能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一次,并通过实施更为积极的财政政策,以确保中国经济实现“软着陆”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