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特别报道
  • 5:产经新闻
  • 6:财经海外
  • 7:观点·专栏
  • 8:公 司
  • 9:公司纵深
  • 10:公司前沿
  • 11: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2:产业纵深
  • A1:市场封面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期货
  • A7:市场·调查
  • A8:市场·观察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济钢莱钢合并重组获批
  • 珠江啤酒拟定增募资22亿 多因素增加再融资难度
  • 东阿阿胶再启涨价引擎 复方阿胶浆最高涨30%
  • 万科A 2011年销售额突破1200亿
  • 广汇股份再获大股东增持
    煤制天然气将销给中石化
  • 监管部门剑指“增持秀”
    中小板公司首设增持“保底线”
  • *ST轻骑重组获批
  • 国创高新再签3亿大单
  • 交易公告
  • 集团股权大变动再次凸显澳洋系“资渴症”
  • 三力士终止实施定增计划
  •  
    2012年1月5日   按日期查找
    8版:公 司 上一版  下一版
     
     
     
       | 8版:公 司
    济钢莱钢合并重组获批
    珠江啤酒拟定增募资22亿 多因素增加再融资难度
    东阿阿胶再启涨价引擎 复方阿胶浆最高涨30%
    万科A 2011年销售额突破1200亿
    广汇股份再获大股东增持
    煤制天然气将销给中石化
    监管部门剑指“增持秀”
    中小板公司首设增持“保底线”
    *ST轻骑重组获批
    国创高新再签3亿大单
    交易公告
    集团股权大变动再次凸显澳洋系“资渴症”
    三力士终止实施定增计划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监管部门剑指“增持秀”
    中小板公司首设增持“保底线”
    2012-01-05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吴正懿 ○编辑 全泽源

      ⊙记者 吴正懿 ○编辑 全泽源

      

      在监管部门“窗口指导”下,中小板公司大股东增持首度设置“底线”。记者多方采访获悉,基于监管部门要求,自2011年12月28日以来,至少有6家中小板公司的大股东增持公告均明示了保底增持量。市场人士认为,监管部门此举是为增加大股东增持的透明度,减少“作秀式”的大股东增持。

      2011年12月28日,东方园林、东南网架的大股东增持公告格式出现微调。东方园林披露,包括控股股东、董事长兼总经理何巧女在内的5名高管,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拟在未来6个月内增持不低于25万股、最高不超过总股本2%的股份;东南网架实际控制人郭明明27日增持838448股股份,且计划在未来12个月内增持不超过总股本2%的股份,且不低于300万股。

      此后,天马股份、科华恒盛等至少4家中小板公司陆续披露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增持公告,均明确了计划增持股份数量的下限。

      “公司最初提交公告时还沿用未来12个月内拟增持不超过2%的固定格式,但其后被监管部门告知必须写明最低增持量。”浙江某中小板公司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监管部门作出此番调整并没有书面文件,而是以口头指导形式告知。就此,记者又采访了另外几家中小板公司,也得到相同的答复。“按照监管部门的要求,最低增持数可以通过明确增持金额、比例或数量等不同形式告知,原则是必须让投资者看得明白。”上述人士说。

      记者对照发现,同期,沪深主板、创业板的大股东增持公告并未明确最低增持数。另外,拓邦股份高管集体增持也未披露最低增持数,意味着高管增持应该不在新规约束范畴。

      根据《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则和指引,当事人在上市公司中持股比例达到或超过总股本的30%,自上述事实发生之日起1年后,每12个月内增持股份不超过总股本的2%,可向证监会申请以简易程序免除发出要约,俗称“自由增持”。因此,多数上市公司大股东的增持计划,基本沿用了“未来12个月不超过2%”的表述。

      2011年以来,随着股指持续深幅下挫,大股东出手增持屡见不鲜,但亦存在少数动机不纯的“作秀者”, “不超过2%”成其消极增持的“护身符”。本报此前曾报道,个别公司在首度增持后再无建树,数月后增持计划草草收场,实际增持数量微乎其微,且往往夹杂着再融资等敏感背景,护盘意味甚浓,其“假动作”令投资者无所适从。

      “监管部门向来鼓励大股东增持,对增持数量下限的明示显然是考虑到大股东增持中的种种异象,希望以此增强大股东增持的透明度,向投资者传达更为准确的信息。”市场人士分析说。

      证监会层面近期也传递出鼓励大股东增持的信号。日前,证监会就《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相关规定修改征求意见,拟取消因30%以上大股东每年2%自由增持行为等情形引发的要约收购义务豁免行政许可,同时将30%以上股东每年2%自由增持股份的锁定期从12个月降至6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