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公司·融资
  • 11:特别报道
  • 12:特别报道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期货
  • A7:信息披露
  • A8:市场·观察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数据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新兴市场今年世道艰险
  • 让庞大金融资产真正焕发内生活力
  • 金融改革思路
    与以往有了很大不同
  • 严究、严惩内贼骗保
  • 别再漂白黑天鹅
  • 扭转一级市场畸形格局二级市场也需下猛药
  •  
    2012年1月10日   按日期查找
    6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6版:观点·专栏
    新兴市场今年世道艰险
    让庞大金融资产真正焕发内生活力
    金融改革思路
    与以往有了很大不同
    严究、严惩内贼骗保
    别再漂白黑天鹅
    扭转一级市场畸形格局二级市场也需下猛药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金融改革思路
    与以往有了很大不同
    2012-01-10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易宪容

      ⊙易宪容

      

      这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最有新意及最核心的内容,是提出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关系的清晰思路,要求坚决抑制社会资本脱实向虚、以钱炒钱,防止虚拟经济过度自我循环和膨胀,防止出现产业空心化现象;金融创新不是为创新而创新,只是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服务。这与以往金融改革的思路有很大不同。笔者认为,这都是当前中国金融改革的重点与难点,也是中国金融业未来发展的基本原则与方向。

      强调金融业要回归到服务实体经济上的思路,笔者分析,这可能是政府决策高层反思美国金融危机的结果。可以说,当前世界所有的经济问题,与上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有根本的不同,无不与金融风险有关,无不与信用过度扩张有关,只不过,不同的市场、不同的国家及地区,这种信用过度扩张的方式不同罢了。而信用的过度扩张,就是信用扩张严重超过了实体经济对它的需求;或信用扩张严重背离了实体经济的需求,从而形成了一个完全在实体经济运行之外独立运行的金融市场。这导致了各国货币超发、银行信贷滥用、各种金融杠杆无限扩张与放大等现象,而这些行为一旦走向极端,就会爆发不同方式的金融危机。

      比如,2008年美国的金融危机主要是由银行信贷过度扩张吹大房地产泡沫,并通过金融衍生工具的杠杆化又把这种过度扩张的信贷无限放大,让信用过度扩张到极致的结果;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则是国家债务信用过度扩张的结果。中国房地产泡沫及金融市场的不少问题,同样与信用过度扩张有关。房地产泡沫吹大、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及地方融资平台的风险的增加、民间信贷市场的“炒钱”等,都是一个个可能引发危机的导火线。

      毋庸置疑,金融发展或信用扩张给实体经济带来了繁荣。金融的高速发展,一方面能化解实体经济所面临资金不足的难题,同时,金融业也是政府通过政策来拉平不同的企业之间、不同群体之间、不同阶层之间等财富与收入分配关系最为便利的手段。而这是现代政府都有意愿把信用过度扩张运用得淋漓尽致程度的根源所在。另一方面,如果金融扩张过度或过度使用信用,让泛滥的信用在金融体系内膨胀与循环而不服务于实体经济,那必然会推高资产价格,形成金融泡沫及风险,使整个社会与经济都处于极高的风险之中。因此,理顺实体经济与金融市场的关系,界定金融市场的边界,正是道出了金融业的本质及国内金融市场未来改革的主要方向。

      既然金融的本质是服务于实体经济,那“优质的金融服务”概念也就呼之而出了。笔者以为,提出优质金融服务的概念,是本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最有创意的成果。对于这个概念的涵义,或许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但从文件层面来看,似应理解为金融服务能做什么及不能做什么。比如金融服务能做的方式有,支持国家经济战略的转移,引导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重点支持弱势的产业、企业及不同的群体等。还有,通过不同的金融工具与市场来鼓励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自主创新相关的产业及投资行为等,加大对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融资支持,并通过合理的信用政策来拉平不同的产业之间、企业之间、不同群体之间、不同阶层之间财富与收入分配的关系等。比如,对农业的金融支持,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对建设保障性住房的金融支持等。无疑,所有这些都将是2012年国内货币政策关注的主要方面。

      不能做的方面有,严格控制过高的杠杆率,严禁用“钱炒钱”等。国内金融市场“去杠杆化”将是未来金融改革重要方面。换句话说,优质的金融服务不仅是创新某个金融产品和工具或建立一个金融市场,而是要看这些产品、工具及市场等是不是纳入了为实体经济服务的轨道。如果仅是谋取金融收益,而不能对实体经济能够产生实质性有益影响,那么这种金融服务就并非是优质的。正因如此,强调“优质金融服务”具有十分强烈的政策内涵。这也意味着,中国未来的金融改革对现行国际市场十分流行的衍生产品、工具及市场,会采取十分谨慎的态度。

      当然,不少人可能会问,为何“金融国资委”、弱化政府的行政主导、利率与利率市场化的推进等市场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在这次会议上没有给出明确答案?笔者的看法是,问题所在,不仅在于当前国内外市场环境的严重不确定性,还在于这些政策的调整或改革都将涉及重大的利益关系。如果相关利益关系没有协调平衡好,推出这些政策将给国内金融市场增加更多不确定性。不过,中国金融市场发展到今天,这些重大问题已是绕不过去的坎。不解决这些问题,中国的金融改革要想深化是不可能的。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