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宁远
新年A股已完成的两周交易可谓一忧一喜,第一周是忧愁的,市场完全延续了2011年熊市的走势,且在周五略微的上涨盘中创下了自2010年7月以来的新低;而第二周似乎是令人欢喜的,温家宝总理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鼓舞人心的讲话和市场的技术性反弹要求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机会,在抄底的资金推动下,走出了一轮温和放量的反抽行情。但目前预言行情反转委实还早。
先从技术面上看,所谓股市的反转,是指在某个时间节点(拐点)或者某个时间区域之后,股市后续的趋势出现了完全相反的走势;要么行情完全从下降变成上升,要么从上升变成了下降。但这需要有一个较长时间和较大幅度的支撑。从行情反转的本质来说,基本是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和相当大幅度的总结,而不是事前的预言。
在新年第二周的交易之前,沪深A股向下波动了18个月,在长达18个月的盘整行情中,较大级别的反弹是存在的,但反转则始终没有出现过。上一轮(和2009年的高点下来之后相比)新低出现在2010年7月2日,从2319.74点那一轮的新低开始曾连续涨了20天,但最终没有演变成牛市行情。股指在这18个月中上不去(没有过新高,每一次大级别的反弹高点都比上一次低),但却有了今年1月6日的新低。在一年半时间里,A股基本都在有史以来的估值最低区域里盘整(平均市盈率和市净率都是历史最低),新年涨了一周,涨幅也仅3.75%,说这是反转的开始,不如总结为这一周A股出现了一次为时一周反弹。
说实话,在所有描述股票趋势的技术性术语里,最难以下结论的就是趋势反转。因为这不仅涉及对股市未来趋势的预测,从投资心理学的角度说,还意味着市场投资人必须调整出完全不同的心态,来接受本质性不同的趋势。这谈何容易?即便在事后可以总结这次反弹是真的反转,但调整对市场趋势的心态,无论如何需要长时间和极为丰富投资经验。股谚说“牛市不言顶,熊市不言底”,现在说反转,基本是背离这种经验的。在最为严谨的角度上说,任何时候都不能对股市下反转开始的预言,而只能在明确时间和幅度的双重限制下谈这一轮反转可以确定在当初的什么时候,什么点位。
再结合宏观面来看,尽管CPI涨幅创下了15个月的新低,有可能促使货币政策局部放宽,但货币政策和A股的关联度从来不是那么强,尤其是在温家宝总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要求下,未来即便货币政策从宽,主流资金会不会投资股市,也是个未知数。更何况,假如从CPI作为反映宏观经济结构是否合理,宏观经济是否有质量的角度看(GDP反映的是宏观经济的总量),按照传统经济学的理论,CPI涨幅只要还在3%以上,通胀压力就依然存在,宏观经济现状和前景就不那么令人乐观。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1年中国的CPI比上年增长了5.40%,这大大超过年初要求达到的宏观管理目标4%。怎么也不是个乐观的数据。所以,从宏观经济的角度看,暂时尚未有足够的理由支持股市反转。
把目光放远些,从全球视野来看,A股也缺乏向上的动力。尽管A股市场和国际市场是否联动和如何联动,我们始终缺乏经验,甚至都不习惯。但近年来市场的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比如中国内地主要银行都是A+H发行,海外蓝筹大部分回归A股,尤其经过了2007年到2008年的国际经济金融危机后,沪深A股和国际市场联动的一致性,已变得十分明显。
次贷危机爆发时,沪深A股、港股和美股的走势基本一致。而各大经济体在危机之中没有形成较为一致的方案,所以各方股市当时都在暴跌。同期的A股也暴跌。直到2009年四季度,中美都出了救市方案后,双方的市场才开始复苏。
而从去年下半年愈演愈烈的欧债危机来看,不仅各大经济体没有具体措施,即便欧洲也未见较为彻底的解决方案,而最麻烦的希腊问题依然陷在僵局中——各商业金融机构为了风险减值始终未与欧洲央行达成一致意见。而从风险敞口的角度说,这是比美国次贷危机还大的数量级。而在这种危机重重的情况下,目前欧美尚未有主要的金融机构倒闭,而只下调了诸多发达国家的主权信用评级(美法等),这种拖出来的僵局,原因倒不难理解,因为全球最大的三个经济体——美国、欧元区和中国,不可能针对欧债奉行步伐统一的经济政策。如此情况下,沪深A股想走出反转的行情,难度实在太大,至少不会这么快。即使有反弹,级别也很有限。
(作者系独立财经观察人士,知名财经专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