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涤
去年在南美时,我曾去一家智利的牧羊场考察。场主说,过去三年里羊毛价格上涨了四倍,羊肉涨了三倍,他现在生意非常火。这令我想起在巴西游玩伊瓜苏大瀑布时遇到的一个新西兰老牧场主的话,他前几年退休时把养羊业务卖了,没想到近几年全球羊毛和羊肉价格飞涨,卖亏了毕生的辛劳,他好不心疼。当我问起这位牧羊场主羊毛和羊肉价格飞涨的原因是什么,他的回答竟是,因为过去三年中国持续大力购买羊毛!
中国人购买羊毛,是为了消费,还是加工出口换美元?经济史家弗格森(N. Ferguson)在他去年11月刚出的新书《文明——西方为什么能独霸全球》(Civilization——the West and the Rest)里,列举了西方文明征服世界的六大利器(killer applications)。今天中国在其中的五个方面(科技、现代医学、法治、产权制度、工作伦理)都在奋起直追,且成就显著,唯有消费经济趋向停滞。如果你问起周围的中国人,他们多数也不认同消费主义:总以为勤俭而不是消费才能致富。可见,从政府到个人认识上的偏差,是内需疲弱的一大原因。
经济理论虽说不少是牵强甚至偏误的,但有些却是千真万确,即使不很直观。比如说在经济交易里只卖不买,就会使得交易对方贫困,致使交易萎缩停滞,最终自己也穷下去。弗格森论证道,前苏联的计划经济是被自己压垮的,因为它只把劳动者当作生产工具而不是消费者,结果能造出最先进的核动力破冰船,却做不出一条牛仔裤。其实亚当·斯密早在《国富论》里就反复阐诉,任何生产的目的不外乎消费。经济是人类自编自导的演出,以消费为导向,交易对象越有能力消费你的产出,你的演出就越能宏大。
我这里想强调的,是怎样通过合理的城市化来促进内需,才能使欠发达的地区,比如非洲、朝鲜、古巴、中南美国家,或我国中西部的居民买得起你的产品?举例来说,假如劳尔·卡斯特罗为了古巴能走出困境,划出了一大片土地,请国际上有公信力的国家来主持公平交易和治理规则的设计和执行,向世界招商引资,利用本国和周边地区的劳力和资源,建设一个来去真正自由的贸易区和居住都市,那会怎么样?
这种跳跃式启动城市化的思路来自保罗·罗摩(Paul Romer),研究创新活动提高经济效益而著名的美国经济学家。罗摩论证说,建立所谓“charter city”,我把它译成“约法城市”,是穷国能迅速脱困,减缓世界贫富悬殊现状的一条有效途径。在他的设计里,建立并扶持一个“约法城市”的成长,需要三个角色:所在地(host)、担保者(guarantor)、资源方(resource)。 所在地提供未经开发的土地;担保者提供一套约定的操作规程来建立市场博弈的规则,形成大家长期的积极预期来拓展经济交易活动。核心的约法奠基后,各方参与者在交易的过程中再因地制宜和与时俱进地发展出操作细则和具体规定。
设想在古巴建立一座约法城市,古巴负责制定一整套的规则并保证落实具有公信力的担保者,可以是加拿大、法、德之类国家中的一或多个;资源方可以有多个来源,除了古巴,还可以有牙买加、洪都拉斯、多米尼加等的资源,主要是劳动力。投资、运营、就业、资源利用、交易、利益分配、仲裁的司法程序等各个方面,都要力求公平、明确、可持续,给各方信心和努力合作的正预期。
罗摩的想法,既创新大胆,也有其技术上的可操作性,但有个明显甚至是致命障碍,就是有种“殖民残余”的倾向,会被后进国家的人们憎恶和世界舆论批评。但我想,假如约法城市的这三个角色都属于同一个主权国家,在一个经济体内部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地区里实施,可能产生的政治抵制和摩擦要低得多。
中国发展差别的梯度相当陡峭,沿海地区和西部地区的都市化水平相差悬殊,很可能会越来越大。怎样迅速扩散沿海发达地区已取得的成果,尤其是观念、流程、财富和机会,加速欠发达地区的城市化发展,十分关键。因此,探索在内地欠发达地区开设“约法城市”,由沿海一线城市来扮演担保者,主导“承包”并提供约法,包括约法规制、资源和财富分配、行政流程、人才培植、考核治理。通过实际的操作来示范约法如何能被落实。资源方面,劳动力、能源和原材料主要由欠发达的内地省份及周边地区来提供,资本、技术及管理人才则可以有国内外的多元来源。
今天的中国,早已不再可能依托外来支持来建成新的经济发动机,而只能靠内力和内需来提供所需要的资金、技术、流程和制度。如果中央政府能全面权衡全局性可持续发展,在省级行政区划的政绩业绩的考核中纳入跨区发展的内容,并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分担共建“约法城市”的工作和风险,分享其成果和利益,那么我国的城市化和扩大内需结合起来,应能收到别开生面的效果。
(作者系美国加州州立大学(长堤)商学院教授,美国华裔教授学者学会(南加州)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