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观点专栏
  • 5:公司
  • 6:市场
  • 7:市场观察
  • 8:开市大吉
  • 9: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0:股市行情
  • 11:市场数据
  • 12:圆桌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41:信息披露
  • 42:信息披露
  • 43:信息披露
  • 44:信息披露
  • 45:信息披露
  • 46:信息披露
  • 47:信息披露
  • 48:信息披露
  • 49:信息披露
  • 50:信息披露
  • 51:信息披露
  • 52: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特别报道
  • A4:基金·特别报道
  • A5:基金·特别报道
  • A6:基金·特别报道
  • A7:基金·市场
  • A8:基金·圆桌
  • A9:基金·视点
  • A10:基金·焦点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研究
  • A16:基金·海外
  • 对 IMF增资请求说No!
  • 网友叫苦春节简直就是春劫
  • 龙年沪深股市否极泰来概率有多大
  • 为免异化 达沃斯需大转型
  • 自由与增长
  • 外论一瞥
  •  
    2012年1月30日   按日期查找
    4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4版:观点专栏
    对 IMF增资请求说No!
    网友叫苦春节简直就是春劫
    龙年沪深股市否极泰来概率有多大
    为免异化 达沃斯需大转型
    自由与增长
    外论一瞥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外论一瞥
    2012-01-30       来源:上海证券报      

      ■外论一瞥

      《经济学家》杂志1月28日社论

      中国发展模式的转换充满挑战

      中国经济要继续前进,就必须从旧的生产模式转向新的生产模式,但旧有生产模式的确为中国的经济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这就使得转变过程充满矛盾。

      仅仅在二十年前,中国离全球超级力量这一角色还十分遥远,然而,中国自确定市场经济后的改革步伐以来,就一直坚持着这个方向。无可置疑,政治稳定和市场改革的结合产生了巨大收益。中国的崛起比以往其他任何大国的崛起更让世人惊叹。年均经济增长达10%,4.4亿人脱离贫困,这是有史以来全球脱贫人数最大的一次。然而,中国要继续实现增长,就必须转变模式,这是因为中国和世界都在变化。

      面临全球经济和金融危机,中国要保持高增长率,经济就需要从投资和出口转向国内消费,这一转变依赖于更公平的增长收益分配,更公平的分配不仅会带动内需,还会让社会更加平稳。可行措施很多,首先要考虑到外来务工者的权益。当在城市务工的外来劳动者在不同城市转移时,他们希望教育、医疗、养老的权利得到延续。这些都需要国家在制定政策时给予充分的考虑。除了政府,工会组织、民间团体也应在救助弱势群体时体现出自己的力量,基金会、寺庙、教堂等都应成为中国富裕阶层帮助穷人的渠道,文化和宗教可以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成为人们寻找生命意义的一个方向。

      为了实现更好的经济发展,中国需要社会的安定。所以,平衡财富所得,让人民能更好地支配个人收支,是中国政府面临的重要问题。同时,进一步地开放、繁荣都将决定中国更长远的未来,这不仅在塑造着中国的前景,也在塑造着世界的前景。

      (贺艳燕 编译)

      

      《莫斯科时报》1月25日评论

      小心石油的诅咒

      不久前,俄国政府以平均每桶75美元的石油价格做了政府收入和支出计划,那时财政赤字被认为是接近于零,然而事情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现在看来,石油平均价格必须达到每桶110美元,才有可能平衡预算。在2004年至2011年间,政府年均花费增长了25%。扣除通胀因素,这一数值是13.3%。相较于西方国家,如美国和法国来说,这一比率很低,不足以引起忧虑。但对于俄罗斯来说,其财政收入大部来自于石油收入,这就使得收入的比例过于失衡,而且易变性极大。财政收入不稳定,使得制定长期经济计划无论在宏观还是微观水平上都充满困难。

      从石油需求的基础性因素来看,2012年的石油价格不会再回到2008年至2009的低谷,这一前景还比较明朗。受全球经济恢复的力量推动,美国、英国、法国和新兴国家中国对石油的需求将是有力的。但与此同时,巴西、加拿大、安哥拉、墨西哥湾都有能力成为产油主力,利比亚、伊拉克的石油产量也将恢复到正常水平,这些竞争者的加入让石油供应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因此,仅是需方市场得到保证,还不能保证俄罗斯石油出口的绝对优势。

      当然,对于俄罗斯来说,虽然石油价格降低了,但其已经收缩了的贸易盈余水平也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对投资者来说,俄罗斯石油、天然气和金属的股票交易收益将来自坚固的本地需求。俄罗斯股市仍是世界上最便宜的,国外和本国的投资者虽然很明显是在冒风险,但他们的确可能是在以较低价格进仓。

      (作者系韦穆特资产管理公司的合伙人迪特尔·韦穆特 贺艳燕 编译)

      

      《日本经济新闻》1月27日社论

      FRB迫不得已的选择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RB)表明了把事实上的零利率政策至少延长到2014年底的意向。诸多成员发表了他们对政策利率的预期,表示了不会过早提升利率。FRB通过维持长时间的金融缓和政策,让世人看到其提高景气刺激效果的意图。在金融政策的选择项非常有限的情况下,我们希望FRB能够持续努力通过政策支持美国经济。

      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本月25日表示,将把2013年中期到期的零利率政策延长1年以上。17位与会者中有11人预测2014年底的政策利率将在1%以下,其长期目标在于同比2%的物价上升率。

      尽管当前美国与就业和个人消费相关的经济指标有所回升,但是经济复苏仍然乏力。世人担心金融危机的后遗症和欧洲信用的动荡会持续影响美国经济。FRB传达出零利率的长期化信息实在也是迫不得已的选择。但是,如果FRB能够更加明确地传达其意图,那么世人或许将对企业和家计产生更多的安全感。FRB应该向人们明示政策利率的预期和长期的物价目标,提高金融政策的透明性,给人们更多的稳定感。

      当然,利率政策的效果是有限度的,也是有风险的。美国长期利率缺乏下调的空间,我们无法期待利率政策能够起到特别明显的作用。而且,长期的低利率,还可能成为通货膨胀和泡沫经济的温床,人们对政策利率的预测也可能给市场带来混乱。

      问题是,今年11月的总统大选会引起朝野两党的对立,政党斗争导致美国很难出台刺激经济的政策,所以现在FRB也只能重复使用其仅有的手段。

      (梁宝卫 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