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建光
昨天,中国公布了备受市场关注的今年1月份PMI数据,1月份PMI指数为50.5%,比去年12月份回升0.2个百分点,已连续两个月回升至荣枯分界线50%上方,显示当前中国经济增长仍然较为平稳,也预示了未来中国经济仍有望实现“软着陆”。
具体来看,1月份PMI的继续上升,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春节的季节性效应与去年年末政策松动双重因素的较大影响,表明经济中的需求与供给依然保持基本平衡。这与代表中小企业运行状况的民间PMI指数——汇丰PMI趋于一致,1月份汇丰PMI为48.8%,高于12月的48.7%。
另从分项指数来看,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购进价格指数及原材料库存指数比上月上升,其余各指数均下降。其中,1月份新订单指数继12月份上升2个百分点后又上升了0.6个百分点,回升至50.4%水平,为近三个月来最高值。受春节因素影响,新订单指数中的生活消费品订单明显上升,达到了58.4%,其中农副食品加工及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新订单指数均超过60%。
同时,流动性压力的有所缓解,也促使工业生产有所恢复。1月份生产指数为53.6%,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处于去年6月以来的最高水平。1月份的产成品库存指数为48.0%,比上月快速回落2.6个百分点,为去年3月份以来的最低水平,显示企业去库存过程加快,后期补库需求可能导致生产的进一步加快。
需要注意的是,1月份购进价格指数为50.0%,比上月回升了2.9个百分点,为最近4个月的最高水平。分行业来看,购进价格指数反弹主要表现在石油及其制品、农副食品领域。另据商务部、统计局发布的食品价格高频数据观察发现,1月份食品价格与去年12月份相比有较大的提高。笔者据此预计,统计局即将公布的1月份食品价格同比或将上涨9.3%,1月份的CPI同比增长或达3.9%;PPI还将继续走低,预计1月份的PPI同比增长或为1.5%。同时,笔者依然维持这一判断——今年中国的总体通胀水平回落将十分有限,预计全年通胀将维持4%水平。
不过,还应继续关注当前中国的外需依然疲弱问题。1月份中国的进口指数和新出口订单指数双双下降。其中,受外部需求放缓影响,1月份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6.9%,比上月下降1.7个百分点。在进口方面,1月份进口指数为46.9%,比上月大幅下降2.2个百分点。
在笔者看来,1月份进出口纷纷下滑,符合以往受到季节性因素影响的基本特点。这是因为,一般而言,年末贸易的活跃程度较年初会更为频繁,且1月份又逢春节,势必会减少诸多进口活动,进口需求或已提前释放。
尽管如此,我们仍应高度关注今年海外经济运行的较大风险。笔者据此预计,1月份中国的出口与进口增速都将继续放缓,进口增速或放缓至0%,出口增速则放缓至3%左右,贸易顺差预计为110亿美元。伴随着今年中国贸易顺差的进一步下降,也将有助于减轻人民币的升值压力,预计2012年末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最多升值至6水平,2013年后预计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将逐渐接近其均衡水平。
至于今年1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考虑到去年年末有财政存款被大量释放到银行体系,这将有助于增加贷款增长。笔者预计,今年1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或可达到1万亿规模,M2同比增速将达到14%。
与此同时,受春节后第一周央票发行继续暂停等因素影响,银行间资金紧张的预期将有所缓解。但鉴于年末政府支出加大具有季节性特点,资本外流仍在持续,以及目前存款准备金率维持高位且并非常态等因素考虑,央行还应继续加大货币政策微调的速度与力度。之所以这么看,是因为从刚刚公布的今年1月份PMI数据来看,货币政策松动与更为积极的财政政策的作用效果正在初步得到显现,这将有助于降低今年中国经济“硬着陆”的风险。有鉴于此,笔者建议,当前央行应当优先加大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速度,据此预计今年上半年存款准备金率或下调4次。
(作者系瑞穗证券亚太首席经济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