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观点·专栏
  • 5:公司
  • 6:市场
  • 7:市场趋势
  • 8:开市大吉
  • 9: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圆桌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市场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私募
  • A7:基金·营销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专访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研究
  • A16:基金·海外
  • 如何化解消费相对“内冷外热”问题
  • 商业银行今年信贷主线与业务着力点
  • 中国发展怎样“突围”
  •  
    2012年2月6日   按日期查找
    9版: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上一版  下一版
     
     
     
       | 9版: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如何化解消费相对“内冷外热”问题
    商业银行今年信贷主线与业务着力点
    中国发展怎样“突围”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中国发展怎样“突围”
    2012-02-06       来源:上海证券报      

      ⊙杨英杰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中国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经济的发展已同世界经济融为一体,中国的发展变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但是,在中国综合国力迅速崛起的过程中,国家间经济实力、军事实力、科技实力的激烈竞争也形成了对中国的强大压力。一些西方国家对中国的遏制有种种表现形式,且这种态势已很明显。中国在未来发展中该如何“突围”呢?

      从1978年的改革开放开始,中国与世界主要经济体之间的关系经历了大致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大致十年。

      从1978年到1989年,中国得益于自身改革开放和美苏两大超级大国之间的争斗,经济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从1989年苏东巨变到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段时间中国的发展主要得益于中国坚定不移地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市场经济发展导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终于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世界的发展已经不能没有中国,中国加入WTO已是顺理成章之事。

      2001年9月11日,美国发生震惊世界的“911”事件,三个月后的12月11日,中国加入WTO。也就是从2001年开始,美国出于反恐的需要,对中国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而中国也毫不犹豫地抓住了双方互利合作的机遇。在这一有利因素带动下,中国同欧盟及其他发达经济体的关系也在经济合作的推动下,日渐紧密。

      从现在来看,二十一世纪的头十年,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这一战略机遇期能否持续延伸下去,能持续多久,则取决于从现在开始的中国如何执行“突围”战略。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自“911”发生整整十年后的2011年,美国击毙了基地组织领导人拉登。这标志着美国反恐战略的成功,也预示着美国反恐战略调整的开始,意味着中美在反恐合作方面将不再有已过去那样的紧密关系。由此,背后的含义是,早在一些国家存在的中国威胁论将会以加大遏制中国的面目呈现。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是否还存在,将以何种方式存在,将是一大挑战。

      怎么办?需从两个方面入手进行“突围”。

      第一,继续坚定不移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民生问题为切入点,建立完善的机制制度,建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长效机制。中国近三十年的发展历史清楚地表明,经济发展和民生发展不能一手软一手硬,经济发展不会自动实现民生发展,民生发展需要更多的软硬件建设,需要更多的体制上的改革的不断深化。

      要继续深入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断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扩大社会保障范围,完善社会安全网;不断完善保障房建设分配制度;不断完善社会转移支付体系,发挥税收的合理调节机制,减缓收入分配差距持续拉大的态势;不断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发挥政府和市场的共同作用,合理调配教育资源,及时阻止在教育领域日渐凸显的“贫富差距”过大现象的不断蔓延;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破除唯“GDP”论的发展观。

      第二,在眼睛向内的同时,还要盯住海外。此次肇始于美国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眼下仍看不到底部在哪里。美联储近日宣布,将把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0至0.25%的超低区间至少到2014年下半年;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改善的苗头仍不见踪迹。这种世界经济形势,肯定不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但也正是这种纷繁复杂的局面,为我们提供了“突围”的机遇。

      中国庞大的外汇储备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坚实的后盾,关键是以何种形式和方法走出去。如何能够采取互利共赢的战略举措加强中国和欧盟之间的政治经济联系,深化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平等互利合作关系,必须作为我们紧紧抓住而不能放松的事关中国核心利益的问题来对待。

      概而言之,2011年之后的十年,能否成为支撑中国发展的战略机遇期的组成部分,将取决于我们国内的以民生发展为重点的各项改革的推进;将取决于我们以经济实力为支撑的国际事务中的巧妙周旋所开拓的发展空间。一言以蔽之,中国能否“突围”成功,并为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进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成败在此一举!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