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吴正懿 王春晖 ○编辑 梁伟
东软载波创业板上市将满一年,其上市以来业绩持续高速增长,且股价表现异常抢眼。这家创业将满20年的“老公司”,有着怎样的曲折历程和远景规划?为此,记者专访了东软载波董事长崔健。
上海证券报:东软载波存续时间近20载,在创业板公司中非常罕见。请问,在公司上市之前,是否经历过最艰难的时期?
崔健:2003年底2004年初公司遭遇“双重危机”。当时,由于经营理念不同,一位创始人提出离职,人脉与资源的共同流失,对原本就步履艰难的东软载波来说是个重大打击。祸不单行,为公司芯片配套的摩托罗拉MC13135器件停产,库存所剩不多,公司面临无货可供的尴尬。为研发替代的新器件,所有研发人员封闭式开发,连续5个多月夜以继日地工作,最终研发出完美的替代器件,有效满足了客户需求。
回想起来,如果没有技术储备,不提前做研发,公司可能会因此而倒闭。东软载波的几次转型都是逆境中倒逼出来的。沿着以前的老路走,虽然轻松但必定是死路,换一种做法,虽然存在很大风险,却有活下来的机会。
上海证券报:东软载波上市之前一直靠自有资金发展,仅有过一次银行贷款经历,看起来并不差钱。为什么后来又谋划在创业板上市?
崔健:我们上市是为了寻找更多资源,获得更广的发展平台,更快地推动企业成为国际龙头。如果不上市,还像以前那样,靠自身的积累去一步步地发展,速度就会慢下来。上市就是为了用更多的资金,花更短的时间达到国际一流水平,与未来的竞争对手展开更深更广的竞争。
上海证券报:东软载波上市后,还有7.85亿元超募资金未使用,计划投入哪些项目和领域?
崔健:资本市场为公司提供了非常好的发展平台,但在超募资金使用上必须非常慎重。我们还是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除了电力线技术之外,开拓更加多元化的技术领域,努力开拓国际市场,确保会有新的盈利点出现,。
上海证券报:您如何看待所处行业的发展趋势?东软载波的中长期规划是怎么样的?
崔健:国内市场对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产品的需求将持续增长。东软载波的中长期规划是利用电力线通信网络平台成果,研发完成第五代载波通信系统,开展基于窄带OFDM的高级量测体系电力线通信网络平台的广泛应用,如智能家居等物联网的应用,研发多种通信技术混合应用于下一代家庭网络和智能楼宇,提供未来与光纤入户的无缝连接。兼容国际相关标准,满足国际市场需求,参与国际竞争。未来是一个物与物“交流”的时代,东软载波提供的就是相互“交流”的“大脑”——芯片。我们的梦想是:使每一个以220V为电源的仪器、仪表、家电、设备都内置一颗电力线载波通信芯片,组成智能网络,开创以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为平台的物联网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