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焦点
  • 4:要闻
  • 5:要闻
  • 6:产经新闻
  • 7:财经海外
  • 8:观点·专栏
  • 9:公 司
  • 10:公司纵深
  • 11:公司前沿
  • 12: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期货
  • A7:市场·观察
  • A8:市场·调查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T1:汽车周刊
  • T2:汽车周刊
  • T3:汽车周刊
  • T4:汽车周刊
  • T5:钱沿周刊
  • T6:钱沿视点
  • T7:钱沿聚焦
  • T8:钱沿广角
  • 银行理财再现亏损 中信银行QDII“深陷泥潭”
  • 银行理财:掀起你的“风险面纱”
  • 稳健不等于无风险
  •  
    2012年2月23日   按日期查找
    T7版:钱沿聚焦 上一版  下一版
     
     
     
       | T7版:钱沿聚焦
    银行理财再现亏损 中信银行QDII“深陷泥潭”
    银行理财:掀起你的“风险面纱”
    稳健不等于无风险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稳健不等于无风险
    2012-02-23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金苹苹

      ⊙记者 金苹苹

      

      尽管贵为2011年理财市场的“明星”,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却不能因此被忽略。近期,一些中资银行发售的理财产品频频爆出亏损的新闻,银行理财再度“惹了麻烦”。

      事实上,银行理财产品从来就不是无风险产品的代名词。而此前一次次爆出的各种银行理财的“风险事件”,则让大众明白:银行理财产品除了那些稳健型产品外,也有一些高风险品种存在。

      让我们先来看看普益财富最新统计的一组数据。在刚刚过去的一周里,各家商业银行共计发行了343款理财产品,在这些产品中,保本和保证收益型理财产品有121款,市场占比为35.28%;而非保本型理财产品发行了222款,市场占比为64.72%。这些非保本型的理财产品,其实意味着它们属于信用风险类品种。虽然很多银行的理财客户经理在销售的过程中会说:“尽管是非保本的产品,但是从我们以前的运作来看,基本上这类产品还是保本保收益的,不用担心。”可作为投资者的你,还是得打起精神,将理财说明书看个究竟。

      目前市场上出现亏损的银行理财产品,其实是有共同的特征的。那些挂钩股票、指数、大宗商品的高风险结构性理财产品,以及通过发行一个单一的信托计划并投资股票市场的理财产品,往往是让银行和投资者“中招”的产品。

      这些“高风险”理财产品,面对的投资者人群也并非普通的大众。不论是挂钩型的结构性产品,抑或是投资股票的单一信托计划类理财产品,都需要投资者对于相关市场有相当程度的了解,适合的是那些投资经验丰富、甚至愿意用一定的亏损来博取较高收益的投资人。相较以往,现在的结构性产品已经不那么“激进”了,很多银行在设计中会有保本条款,投资者最多承受的是“零收益”的风险。但是那些投资股票市场的理财产品,往往不是保本结构,因此在“熊市”中,到期日出现净值亏损的现象就较难避免。对于这一类产品,投资者要关注的是理财产品的设计中是否有风险预防措施。比如产品的止损线,次级资金对优先级资金的本金和收益的保障机制等。

      总而言之,投资者在购买理财产品时,切莫为其预期的高收益率所迷惑。所谓“天上不会掉馅饼”,高收益总是与高风险相匹配的。投资前关注的重点,应该是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并对产品进行深入地了解和研究。唯有如此,才可能在最终达到投资目的,收获预期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