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东海
不可否认,研究工作是当前信托行业的薄弱环节。
据统计,国内设置研发部门的信托公司,2006年有20家,2007年有21家, 2010年则有27家,有的称研究发展部,有的称策略研究部,从数量上看已不少,但目前不仅没有一家信托公司的研究部门在行业内享有公认的声誉,相比证券业、基金业,在各信托公司内部,也还没有哪家公司将研究纳入基础业务的链条之中。但是,另一方面,当前在信托行业内,加强基础业务研究,又已成为业界共识。在各信托公司内部,上至公司主管,下至具体的业务人员,都对信托的相关专题研究有越来越强烈的需求。这种自相矛盾的现象,反映出信托业内部对研究工作的理解,还有很大分歧。特别是部分一线的业务人员,对研究工作的需求,还有模糊之处,一方面需要研究工作的指导和辅助,另一方面,顺着过去的习惯做法,作坊式的信托业务模式仍然能完成各自的利润考核目标。
目前的信托业务仍算顺利,但信托公司的风险在积聚,这里面存在个人利益和公司利益、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冲突。信托公司的研究部门理应在化解这两个冲突上做出贡献,兼顾公司整体和业务人员的共同利益,兼顾公司短期业绩和长期发展,找到最佳契合点。
通过调查研究,结合自己的思考,我觉得信托公司的研究部门,现在特别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大工夫:
第一,宏观经济与政策把握下的资产配置建议。信托行业横跨货币、资本和实业,几乎什么业务都可以做。在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包括中国)的宏观经济不确定性比较大,这种不确定性看来还将持续多年。由此,政府的政策应对将更明显地表现为相机抉择的特征,而且政策的变动和调整会更加频繁。在这样的背景下,认清宏观经济和政策的阶段性特征,灵活配置资产以实现最佳的风险收益组合,既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发挥信托公司多业务优势的前提。
第二,对信托行业发展新方向的前瞻性把握。行业在快速发展与变化,新的业务增长点在哪里,需要通过宏观分析和微观考察的结合,前瞻性地把握方向。这是研究专职人员的专题性工作。
第三,设计可操作的创新性产品。创新往往来自实践第一线,研究人员的优势在于能及时归纳总结,通过多方交流、考察而触发新的思考。而创新,只有在获得了一线业务人员在实践中的认可厚,才能称其为“创新性产品”。
第四,对外服务、树立品牌、吸引投资者。在金融业内,信托品牌可能也是最脆弱的。信托公司的品牌声誉的树立和建设对业务发展最重要。研究人员汇集公司业务发展中的成果,以及自身的独到研究,对外宣讲,对公司树立品牌声誉、积累软实力,帮助筹集资金,构建资金池,可能是最为关键的环节。
第五,研究工作与信托业务紧密结合。比如在行业研究方面,实际业务开展之时,往往并不需要对整个大行业的彻底完备了解,更多的是需要对某个细分行业的精准把握。所以,研究工作的开展,一方面要对整个大行业保持持续关注,理解行业内在逻辑,但并不必然要撰写大而空泛、无的放矢的万言书式的研究报告;另一方,行业研究要与一线业务人员紧密、持续性接触,保持对业务推进前沿的敏锐性,以行业背景的扎实基础和训练有素的思考技能,为细分行业的业务开展提供深思熟虑的投资建议。
第六,以高精尖的素质应对信托业务的即时研究需求。研究人员经常性研究是必需的,但信托业务之开展有很强的时间性以及研究标的的非预测性,往往要求对一个新的领域,很快地出研究成果,表现为即时性的研究需求。研究人员要能胜任这种任务,至少要求三个方面素质:一是较高的专业水准,特别是基础知识扎实、逻辑分析能力强、工作开展有方法;二是事业性要强,满足即时性的研究需求,必然对应着加班加点;三是投资研究经验丰富,能够一下子抓住要点,为投资而研究,为帮助投资决策而提出建议,而非堆砌文字,无的放矢。
通过对行业前列部分信托公司的调研,我觉得当前信托公司的研究部门不给力、不出彩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定位模糊,究竟是帮助公司发展业务、防范业务风险的专业化队伍,还是仅作为辅助部门,满足部门架构的完整性和完成程序性、事务性的文案工作,这其中的区别可大了。依我的调查,目前的定位往往是后者。二是人才,事业是人做出来的,研究部门发挥实际的作用、拿出扎扎实实的成果,要靠激励机制,要靠安安心心干事业的人。这需要信托公司的决策层高瞻远瞩,在信托业眼下日子还比较好过的时候,抓紧时机挖掘、招揽高水平的研究人才。
(作者系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发展规划部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