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规模“悖论”再现
券商资管拟快速分红挽留客户
⊙记者 钱晓涵 ○编辑 梁伟
从理论上说,股市上涨对资产管理产品持有人和管理人而言是一个皆大欢喜的局面,然而事实情况却并非如此。
伴随着A股市场的持续反弹,券商集合理财近日再度陷入业绩规模的悖论之中:那些净值远远跌破面值,深度“套牢”持有人的产品暂时“安全”;而业绩表现出色、净值跑赢面值的产品,却面临着巨大的赎回压力。
记者从业内获悉,兴业证券旗下一款集合理财产品——“金麒麟消费升级”,正在酝酿快速分红方案,预计分红比例至少在5%以上。值得注意的是,“金麒麟消费升级”目前仍在建仓期内,但下周五,该产品就将结束封闭,迎来第一次申购赎回开放日。
“高额收益率是管理人考虑分红的理由之一。”据接近兴业证券的人士透露,真正促使管理人下决心分红的原因,是来自于渠道端的巨大赎回压力。
在新近成立的券商集合理财产品中,“金麒麟消费升级”表现极为出色。成立于12月7日的这只产品,净值一路高歌猛进,截至2月27日,“金麒麟消费升级”累计净值已达1.0890,较成立时的面值大涨近9%,仅次于第一创业证券旗下的“创金价值成长2期”,后者成立于去年12月15日,目前的累计净值已达1.0967。
然而,事实证明,赎回速度最快的,往往就是这种业绩出众、净值超过面值的产品。一名券商资管销售告诉记者,银行渠道故意引导客户用赎回老产品的钱来购买新产品,是导致集合理财“业绩越好越赎回”局面形成的重要推手。
“曾经有银行向我们打招呼,说最近上面下达了新发5000万基金产品的任务。恰好我们有一只产品托管在那家银行,规模也接近5000万,且净值刚超过面值一点。”上述销售人士表示,这是再明显不过的暗示。“银行的潜台词是,我们很快会劝客户赎回老产品,你们要做好心理准备。”
对于银行而言,只有将客户的资产尽量“盘活”,才能实现利益最大化。最理想的情况是,客户购买的集合理财产品在结束3个月封闭期后立即赎回,购买下一只新产品。以此循环往复,可赚取最多的手续费。由于客户一般不愿赎回“深套”的产品,劝客户赎回稍有盈利的产品,成为了业内约定俗成的“惯例”。
“在海外成熟资本市场,资产管理产品的业绩越好,越能证明管理人的投研能力出众,理论上能够吸引更多的资金加盟投资;但在国内,产品做得越好反而越吃亏,管理规模因赎回而下降,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极为反常的现象。”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国内资产管理产品的发行渠道集中在商业银行,导致银行在于管理人的谈判过程中占尽优势,不仅能够获得高额的产品成立费用,甚至还能获得一定比例的“尾随佣金”——即管理人日后获得的管理费,还要返还给银行一部分。“渠道的过于强势,从客观上也加剧了他们的短视行为。”
分红是不是能起到挽留客户的效果,目前还不得而知,但券商普遍还是愿意一试。对于券商而言,集合理财产品的规模至关重要。根据现有规定,资产净值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1亿元的产品,将触发清盘条款。今年以来,已经有包括第一创业、长江证券、华泰证券旗下的三只集合理财产品因此被迫清盘。据统计,截至2011年12月31日,资产净值低于1.1亿元的集合理财产品共有22只,其中,8只产品的净值高于面值,这些产品无疑是最危险的清盘“候补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