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两会特别报道
  • 3:两会特别报道
  • 4:两会特别报道
  • 5:两会特别报道
  • 6:财经新闻
  • 7:观点·专栏
  • 8:公司
  • 9:市场
  • 10:市场趋势
  • 11:开市大吉
  • 12:圆桌
  • 13: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市场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专访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私募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对话
  • A16:基金·人物
  • 阳光私募“机”与“危”
  • 明河投资张翎:今日之消费股
    即零五年之有色股
  •  
    2012年3月5日   按日期查找
    A10版:基金·私募 上一版  下一版
     
     
     
       | A10版:基金·私募
    阳光私募“机”与“危”
    明河投资张翎:今日之消费股
    即零五年之有色股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明河投资张翎:今日之消费股
    即零五年之有色股
    2012-03-05       来源:上海证券报      

      明河投资张翎:

      今日之消费股

      即零五年之有色股

      ⊙本报记者 周宏

      

      大约是七年之前(2005年),时任基金经理的张翎面临一个重要抉择,是否敢于重拳出击当时并不被市场关注的有色股。

      “当时许多有色股和资源股的基本面已经出现了巨大的变化。有色金属在旺盛的需求驱动下价格飞速上升,欧美和香港同类上市公司股价早已大涨。但国内股市对之的反应却完全是麻木的。”张翎回忆说。

      周详调研后的张翎顶着压力做出了一个重要决断——买入。包括中金岭南、厦门钨业、铜都铜业、盐湖钾肥等这批日后3年内涨幅巨大的个股先后纳入基金组合。在2005年中市场跌至千点时,张翎出手重仓配置的有色股超过净值的20%,这样的比例在当时业内是绝无仅有的高。

      此后的故事为人所知,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被市场认识到,股市两年内出现了六倍涨幅。而张翎重仓的资源股的业绩出现了比他预计中更乐观的大幅上涨,累计涨幅都在30倍以上。

      此后的几年内,在他的公募基金组合内重仓持有了张裕、上海家化、双鹭药业、盐湖钾肥、小商品城等一批长线成长股。张翎每次都无例外的低位介入、并持有数年,把股票业绩飞升段的行情“吃透”。张翎亦借此成为了五星级的基金经理。

      2010年转战私募(明河投资)后,张翎先于市场挖掘出了家纺行业,第一年业绩就进入行业前20%。不过,他认为这一切仅仅是开始,嗅觉敏锐的他认为他又一次看到了未来的大机会。

      “我在中国消费股的身上,很明显地看到了当年有色股才能看见的大机会。”张翎很有把握地说。

      张翎认为,中国正在兴起一轮消费复兴的大潮,有着很强的时代特征。居民收入的增长,消费观念的转变,政策推动,都使得原有的市场空间大幅扩大,同时还诞生出很多新兴的消费服务子行业。仔细调研许多细分行业,无论是奢侈品还是快消品,销售的增速和空间都是前所未见的。

      在欧美股市,中国消费驱动的品牌股正演绎着大行情。凡在中国火的品牌在欧美股市一定是大牛股,如星巴克、爱马仕、苹果等。凡是还没大规模进入,但有进军中国市场计划的公司,也开始受人追捧。“Coach年前宣布在中国开30家门店,股价应声而起,半年涨幅50%,按今年15%的利润增速,动态估值28倍,纽约二线服装品牌Kors推出未来三至五年在中国新开100家门店的计划后,股价立即从25美元涨至45美元,动态估值接近60倍”。几乎全球的投资经理,都在用手中的资金向中国消费投上坚定的一票。而同时,A股的大量优质消费股因为股市低迷正在历史最低估值上徘徊,相对他们快速且持续的业绩增长,估值远低于欧美市场市盈率。“这像极了2005年,当时铜、锌等金属价格开始大涨,欧美和香港有色金属股票全线上升,A股估值极低的有色股的表现却滞后一段时间。”张翎说。

      他甚至认为,中国的“消费”和美国的“创新”一样,是世界未来多年的两大投资主题。这其中结合的最经典的案例就是全球市值最大的苹果公司。

      在2012年初的致投资者信中,张翎引用著名投资家彼得林奇的话说:“股市大跌其实是好事,让我们又有一次好机会,以很低的价格买入那些很优秀的公司股票。”张翎说,他现在最开心的事情——就是把深入调研后挖出的好标的不断逢低买入,并等待未来的到来。

      很显然,他已经有了自己的目标,他还将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