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两会特别报道
  • 3:两会特别报道
  • 4:两会特别报道
  • 5:两会特别报道
  • 6:财经新闻
  • 7:观点·专栏
  • 8:公司
  • 9:市场
  • 10:市场趋势
  • 11:开市大吉
  • 12:圆桌
  • 13: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市场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专访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私募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对话
  • A16:基金·人物
  • 今年两会很特别
  • 以培育中产者为目标构建福利制度
  • 现阶段物价对经济增长敏感性较低
  •  
    2012年3月5日   按日期查找
    13版: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上一版  下一版
     
     
     
       | 13版: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今年两会很特别
    以培育中产者为目标构建福利制度
    现阶段物价对经济增长敏感性较低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今年两会很特别
    2012-03-05       来源:上海证券报      

      两会年年开,今年很特别。

      特别在哪里?一是背景特别,是在深化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的背景下召开的;二是时机特别,是在转变发展方式到了需要花大力气非转不可的时间点上召开的;三是期待特别,是在对民生的需求和公平与正义的期待不断增长的氛围下召开的。当然,还有一点也很特别,就是在换届之前、“十二五”承上启下的历史时刻召开的。因此,今年的两会应该很有看点。

      客或有问,何以说背景特别呢?

      首先,从近年来,特别是最近几个月的情况看,先后有不少知名人士对深化改革谈了不少看法,而来自各方面的改革呼声也日益高涨。尤其以纪念“南巡”讲话为由头,一些当年参与改革鼓与呼的人士也发出了深化改革的声音。在这种情况下,今年的两会将会怎么看待当前的改革进程,对下一步改革又会提出什么说法,就很引人注目了。

      而从1978年算起,改革开放到今天已经持续了34年。在这30多年的历史巨变中,仅仅从经济层面看,中国社会已经出现了利益多元的格局。现在,不仅有国有企业、股份制企业,还有数量巨大的民营企业。而民营企业又有非常复杂的组成结构,其中大部分小微企业的利益诉求又与已经做大的民营企业有显著差别。在这种情况下,不同利益群体对改革的诉求会一致吗?

      比如,有人对“国进民退”特别敏感,他们希望打破国企垄断,分享更多资源。但实际情况又怎样呢?分享资源恐怕才是诉求者的目的。相反,对众多小微企业来说,他们的诉求又是什么,怎样得到尊重?另外,最重要的是在持续30多年的利益再分配中,普通老百姓的利益又如何得到保障,这都是深化改革回避不了的问题。因此,本次两会怎么说,大家都在看。

      客或再问,何以说时机特别呢?

      因为老路子走不下去了。首先,从近30年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看,基本上采取的是以外需为导向的非均衡发展战略。这种发展模式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曾经对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时,这种模式无论从其外部需求,还是从其内部协调性看,都已经不能再延续下去了。

      其一,从外部需求看,近30年来主要依靠对发达经济体输出一般制成品的外向型发展模式,在今天已经越走越难。因为,大部分发达经济体现在是债台高筑,不能承受持续增长的贸易逆差。因此,想通过扩大外部需求来拉动经济增长的大门正在逐步关闭,能保住既有份额已经不错了。在这种情况下,已经形成的过剩产能将面临彻底调整。

      其二,从内部协调性看,一方面巨大的资源与环境压力,已经不容许再以掠夺和破坏的方式来发展经济;另一方面人口结构和区域经济结构的变化,也不容许按照非均衡的发展模式来强化地区与城乡差异。相反,需要通过反哺的方式,对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的落差,对后发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加以补偿。因此,变非均衡发展为均衡发展已经到了非做不可的时候。

      客或还问,何以说期待特别呢?

      改革开放走到今天,基本采取的是非均衡发展战略。它的功效很大,代价也不小,尤其是在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的协调性方面,存在着明显的落差。也就是说,一根长板代替不了其他三根短板。更何况在经济建设方面也存在着不协调性,其中的问题也已经到了需要根治的时候。具体而言,就是突出的民生需求和公平正义的期待在不断增长。

      民生方面主要是收入分配矛盾突出。在非均衡发展过程中,一部分人通过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富裕起来;一部分人利用制度红利和政策红利,通过不完善的市场、不健全的制度,迅速获得财富;还有一部分人通过化公为私、掠夺公共资源,或者其他不法手段暴富起来;再有更多的人在这场持续30多年的利益再分配中处于弱势地位,他们的基本权利受到了有形或无形的损害。

      在这种利益格局下,如何弥补由非均衡发展造成的公平与正义问题,不仅表现为对民生的更大关注,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大力推动,更需要从体制机制上,从发展战略上做更多调整,将经济的协调均衡发展,以及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使一个社会的四根柱子基本相当,这样才能实现和谐可持续发展。

      因此,这样来看今年的两会,如何因应高涨的改革呼声和加速转变发展方式的迫切需求,就成了观察的重点。而在换届之年,如何稳妥地把今年的工作做好,为深化改革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也是需要有大爱、大智慧和大手腕的。这些都将是今年两会的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