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两会特别报道
  • 3:两会特别报道
  • 4:两会特别报道
  • 5:两会特别报道
  • 6:财经新闻
  • 7:观点·专栏
  • 8:公司
  • 9:市场
  • 10:市场趋势
  • 11:开市大吉
  • 12:圆桌
  • 13: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市场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专访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私募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对话
  • A16:基金·人物
  • 编者按
  • 耿亮:拟上半年推出高收益债
  • 多位政协委员在提案中呼吁:重开国债期货市场
  • 侯外林:完善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税收政策
  • 吴焰:
    多管齐下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
  • 李剑阁:新股发行节奏应交给市场调节
  • 陈东征:创业板小额再融资制度仍在推进中
  • 华生:
    发行体制改革是场大战役
  • 朱从玖谈新股发行体制改革
  •  
    2012年3月5日   按日期查找
    3版:两会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 3版:两会特别报道
    编者按
    耿亮:拟上半年推出高收益债
    多位政协委员在提案中呼吁:重开国债期货市场
    侯外林:完善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税收政策
    吴焰:
    多管齐下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
    李剑阁:新股发行节奏应交给市场调节
    陈东征:创业板小额再融资制度仍在推进中
    华生:
    发行体制改革是场大战役
    朱从玖谈新股发行体制改革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多位政协委员在提案中呼吁:重开国债期货市场
    2012-03-05       来源:上海证券报      

      多位政协委员在提案中呼吁:

      重开国债期货市场

      ⊙本报两会报道组 ○编辑 衡道庆

      

      随着全国政协委员提案逐步公开,记者注意到,在众多关注资本市场的提案中,有多位政协委员在提案中呼吁重开国债期货市场。

      全国政协委员、前吉林省证监局局长江连海在提案中表示,目前开展国债期货的条件已经具备,时机已经成熟。

      江连海指出,我国资本市场的短腿是债券市场很不发达。“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债券市场,这是促进实体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也是健全金融体系、分散各种风险、增加投资工具的必要措施。提案建议,要发展债券市场,一方面要深化债市改革,解决债券的发行、管理、信披、资评等体制机制问题,另一方面,就是要积极推出以国债期货为代表的债券派生交易形式和风险控制工具。江连海认为,如果债券市场缺少国债期货这一重要金融工具,投资者将无法对冲利率波动的风险,这会影响其投资债券的积极性,进而导致债券市场活跃度下降,使债券市场难以健康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剑阁也在提案中指出,国债期货作为一种历史悠久、运作成熟的金融衍生产品,其规避利率风险和价格发现的功能已得到广泛的认可。李剑阁指出,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中,国债期货市场平稳运行,并未给金融系统增加风险。事实表明,在合理的制度规范约束下,国债期货市场的风险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基本功能也可以得到有效发挥。

      李剑阁指出,我国发展国债期货交易越来越有必要。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利率风险暴露已经进入活跃期,风险管理需求日趋紧迫。他认为,国债期货交易能够有效帮助我国的金融机构和经济当事人规避利率风险,保障金融体系安全;此外,国债期货交易还能够促进我国利率市场化和利率体系的完善,提高债券定价的有效性和债券市场的流动性,促进我国债券市场的整合和深入发展。

      在提及推出国债期货的条件和环境问题时,江连海指出,上世纪90年代出现的国债期货市场风险,主要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刚刚起步,法律法规和制度很不健全,投资者很不成熟,监管也没有足够经验。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资本市场制度、环境已经今非昔比,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尤其是我国股指期货推出以来,市场总体运行平稳、理性,套期保值的功能发挥明显。监管层积累了期现货市场间跨市场监管的经验,投资者适当性制度规范培育了投资者队伍,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风险控制体系和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保障系统。江连海认为,股指期货的适时推出和成功运行,为国债期货的推出和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因此,江连海认为,目前开展国债期货的条件已经具备,时机已经成熟,建议有关部门加强协调配合,加快推进步伐,适时果断地推出国债期货,以促进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