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各种深层次矛盾的凸显,陷在既有发展路径上不思进取、观念滞后、思维狭窄、创新动力缺乏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这是最令人担心的。如果不能争取新的突破,那么,国际经济的复杂形势就会与国内经济的复杂矛盾纠结在一起,成为中国经济实现第二个30年飞跃的“拦路虎”。
谭浩俊
面对极其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和国内经济矛盾,许多媒体的评论都认为,今年的全国“两会”,对本届政府来说,不仅是承前启后,更是继往开来的重要会议。如何把复杂的矛盾和问题尽可能地在本届政府任期内化解掉,或使之钝化,为下届政府提供一个相对宽松和平稳的环境,是一次“大考”,也是一次检阅。
从总体上讲,不管国际经济形势和经济环境发生怎样的变化,也不管国内经济矛盾会不会变得更加激烈和突出,中国经济发展势头良好的基本格局不会变,发展目标也不会变。因为,只有坚持发展、坚持用发展的思路解决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才会有更多的出路。而停止发展,甚至按部就班地发展,不会有前途、有希望。发展是硬道理,必须永远记住,牢牢掌握。
对此,国际社会也不得不承认,作为“世界经济的重要引擎”, 从“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市场对于世界经济增长作出了举世瞩目、无法忽视的贡献”,“中国巩固住积极形势,就会消除全球感伤”,而“2012年将是中国经济再振兴的年份之一”。但是,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欧债危机的持续发酵,对中国的发展也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如出口严重受阻、贸易保护主义势力抬头、少数国家千方百计转嫁危机等。不过,这一切都不是主要矛盾,真正的矛盾在于我们还有没有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信心和决心。从目前的实情来看,随着各种深层次矛盾的凸显,陷在既有的发展路径上不思进取、观念滞后、思维狭窄、创新动力缺乏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这才是最令人担心的。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不能在短期内求得新的突破,那么,国际经济的复杂形势就会与国内经济的复杂矛盾纠结在一起,成为中国经济继续快速发展的极大阻力,成为中国经济实现第二个30年飞跃的“拦路虎”。
对中国经济来说,目前面临的第一道考题,就是如何找到“好”与“快”的最佳结合点。本届政府上任后提出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改变过去只注重增长速度、不注重增长效益的问题,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此后出台的政策措施,也大多围绕提高质量和效益而展开,如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发展新兴产业、调整地区经济结构布局和规划、加强环境保护、提倡土地节约利用等。应当说,这是完全适合中国经济发展实际、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但是,金融危机的爆发,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普遍陷入发展困境,中国虽然没有出现发达国家那样的严重经济困难,但发展速度在减缓,特别去年下半年以来经济增速明显放缓,致使就业压力加大、居民收入增长难度加大、社会稳定面临新的考验。这使得调整经济结构政策的执行出现了某种游移之势。
那么,在此情形下,如何实现既“好”又“快”、“好”“快”结合的目标呢?解放思想、创新思维、深化改革无疑是最关键、最核心的因素。过去的30年,中国经济所以能够一直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就在于各级的思想、思维、思路一直走在发展的前面,引领发展、指导发展、指挥发展,也能够使各项改革一直没有停止。但是,不能不说,思想、意识、思维这些年并未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不少地方和部门不想改革、不敢改革、不愿改革,遇到问题绕道走,遇到矛盾一边躲的倾向日趋突出。这从近年间地方政府大发“土地财政”之财、大搞城市拆迁、大肆负债的套路中也可见一斑。所以,要实现经济既“好”又“快”的发展,就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思维、转换思路,进一步增强改革的动力和决心。笔者认为,当下我们理应在保持“好”的目标不变的基础上,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更有效的措施,实现“快”的目标。切不可像有的专家、学者所说的,中国已到了可以放弃“速度”而求“效益”的时候了。 “好”,必须建立在“快”的基础之上,至少在眼下的中国是如此。
要实现既“好”又“快”的发展目标,振兴实体经济是必然的选择。这亟待抓紧三方面的工作。首先,在政策上做好引导。过去几年,在金融政策上,实体经济有意无意被疏忽,以至于信贷资金大量流向了房地产和政府融资平台,致使中小企业普遍闹起了资金荒。所以,政策上如何引导,是实体经济能否振兴的关键;第二,公平分配社会资源。社会利润向虚拟经济和少数垄断企业集聚,是实体经济被抽空的主要原因。如何通过相应的政策措施,调节好社会的平均利润水平,把虚拟经济和垄断企业的利润降下来,把实体经济的利润提上去,是值得好好研究和解决的问题;第三,要给民间资本以出路。民间投资者的创业热情不激发出来,实体经济就很难取得突破,更别说振兴了。要提振民间投资者的信心,就必须打破垄断,打破行业壁垒,对民间投资者开放更多的领域,让国企和民企友好相处。各方翘首以盼的新“36条”的实施细则,要尽快出台,并要确保落实到位。
无疑,在金融危机影响和出口严重受阻的情况下,如何扩大内需,把国内需求有效激活,也是实体经济既“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方面。中国有巨大的消费市场,但是,引导消费的政策和措施却始终没能跟上。中国的很多消费品低价销往国际市场,从外国人手中再转销到中国,却不能直接在国内市场销售。这个问题已经困扰了国人太长时间。在出口已很难成为主导力量的新环境下,如何把国内消费市场激活起来,此类问题就不容再回避了,期盼相关方面仔细研究,尽早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和措施,而不能再是很原则、很笼统的说辞。
至于劳动力成本上升、环境保护成本上升等,原本就是经济转型过程中必然出现的。要解决这些问题,更需急切呼唤改革的新思维。
(作者单位:江苏省镇江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