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两会特别报道·要闻
  • 3:两会特别报道·热点聚焦
  • 4:两会特别报道·专题
  • 5:观点·专栏
  • 6: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7:公司
  • 8:市场
  • 9:市场趋势
  • 10:开市大吉
  • 11:信息披露
  • 12:圆桌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41:信息披露
  • 42:信息披露
  • 43:信息披露
  • 44:信息披露
  • 45:信息披露
  • 46:信息披露
  • 47:信息披露
  • 48: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焦点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市场
  • A7:基金·专访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QFII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研究
  • A16:基金·海外
  • 投资热点篇 把脉政策走向 “掘金”政府工作报告
  • 基金解读:政府工作报告带来哪些投资机遇
  • 政策调控篇 财政赤字“明降暗升” 房产调控“有保有压”
  • 宏观经济篇 高增长低通胀时代接近尾声
  •  
    2012年3月12日   按日期查找
    A8版:基金·封面文章 上一版  下一版
     
     
     
       | A8版:基金·封面文章
    投资热点篇 把脉政策走向 “掘金”政府工作报告
    基金解读:政府工作报告带来哪些投资机遇
    政策调控篇 财政赤字“明降暗升” 房产调控“有保有压”
    宏观经济篇 高增长低通胀时代接近尾声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宏观经济篇 高增长低通胀时代接近尾声
    2012-03-12       来源:上海证券报      

      宏观经济篇

      高增长低通胀时代接近尾声

      ⊙本报记者 丁宁

      

      “转型”并非新词,面对当前国内经济潜在增速下滑、外围环境阴晴难定的局面,市场开始重新审视转型的“力度”与“角度”。受访基金认为,政府工作报告8年来首次调低经济增长预期,显示其推进转型的决心;而通过对政府工作报告的解读,基金也对转型的方向与轨迹有大致勾勒。

      

      “破8”的背后

      政府工作报告预期,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8年来首次“破8”。基金表示,相较于量的增长,政府今后将更加致力于经济质的增长;将更加看重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着力于创造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方式。

      宝盈基金研究部总监杨凯认为,国内生产总值预期增长下调至7.5%,反映国内外经济形势的约束。这一方面适应了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体现了“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另一方面表明政府主要将精力放在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上。

      “GDP预期8年来首次‘破8’,表明政府对我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变的认识和决心发生了深刻变化,”鹏华价值精选基金拟任基金经理王学兵表示:“未来投资、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将逐步回落,取而代之消费增长将成为国家政策导向的重点。”

      值得注意的是,预期“破8”并不意味着政府对于经济下行的放任。

      在工银瑞信投研团队看来,增长目标下调预示高层提高经济下行容忍度,但这只是底线,全年政策基调依然是“稳中有升”。“我们认为8%到7.5%确实是高层对于经济增速下行容忍度的提高,但这绝不代表高层会放任经济下行至这一水平。”工银瑞信表示,从政策基调看,2012政府工作报告对于三大目标的稳增长排在第一位,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稳中求进的基调一致,说明政府今年的态度偏向积极;从现阶段实际情况来看,在物价回落而经济增速下行的去年三季度后期、四季度以及今年一季度,政策逐步放松的趋势是不争的事实。

      “7.5%只是目标增速,实际增速历来都会在目标以上(如2011年目标增速8%,实际9.2%)。”浙商基金投资总监陈志龙表示。

      

      通胀或将反复

      通胀方面,伴随着增长目标下调,通胀目标仍然维持,在基金看来,这既说明政府对通胀可能反复的重视,也是为未来要素价格等改革预留空间。

      工银瑞信表示上半年通胀下行主要是去年和今年一季度经济增速回落与前期货币政策紧缩的滞后反应,预期6、7月份将进入全年CPI低点,后续随着经济企稳和价格改革的逐步实施,通胀有重新回升的可能。

      同样认为今年通胀呈U型走势的还有银华基金。“通胀目标和2011年一致,既说明政府对通胀可能反复的重视,也是为未来要素价格等改革预留空间。”其预期,两因素将影响下半年通胀回升的力度,一是政策微调的力度和时点的选择,二是大宗商品价格在伊朗问题和国际流动性泛滥等因素干扰下的走势。

      “伴随着增长目标下调,通胀目标仍然维持,反映出国家对通货膨胀仍然担心。”杨凯认为,上半年通胀水平将随着经济增速下滑,但目前货币超发约10%,潜在的通胀压力很大,所以下半年的通胀水平并不乐观。

      东方基金首席投资顾问力蓬表示,过去两年的高通胀经过政府一系列调控措施的引导和干预已得到遏制,但我们很难回到过去低通胀、高增长的时代了。以后4%左右的通胀水平可能会成为常态。

      

      “转”向何处?

      “转型”并非新鲜口号,然而对于其实质性演绎轨迹市场却莫衷一是,通过对政府工作报告的解读,基金也对转型的方向与轨迹有大致勾勒。

      “在今年乃至今后一段时间,经济转型的突破口应是要素价格体制改革,包括水电气等资源、土地、资金价格等;其次是投资体制改革,在上游、资源性行业以及部分公共领域性中引入民间资本、民营企业,打破国有企业垄断格局,转换经营机制,提高活力和效率。”嘉实首席经济学家李燕表示。

      杨凯对优化产业结构做三点总结:突出对老行业的合并重组。例如汽车、钢铁、造船、水泥等,推动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规模效应;区别对待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太阳能、风能等产业盲目扩张、重复建设给予引导,对信息技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激发中小企业活力,给予小微企业政策支持和鼓励,减轻成本。

      而在华商基金量化投资部总经理梁永强看来,经济转型的核心在于要素价格市场化机制的理顺。“目前很多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虽然政府再三限制,但由于商业利益追求,还是不断上马,如果把要素价格尤其是电价等核心要素价格机制市场化的话,成本的逼迫使得这些行业不会有暴利可图,也就不会上马那么多的项目,相应的资源消耗会逐步降下来。目前来看,劳动力价格逐步在市场化,未来还需要更多的要素去实现这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