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两会特别报道·要闻
  • 3:两会特别报道·热点聚焦
  • 4:两会特别报道·专题
  • 5:观点·专栏
  • 6: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7:公司
  • 8:市场
  • 9:市场趋势
  • 10:开市大吉
  • 11:信息披露
  • 12:圆桌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41:信息披露
  • 42:信息披露
  • 43:信息披露
  • 44:信息披露
  • 45:信息披露
  • 46:信息披露
  • 47:信息披露
  • 48: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焦点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市场
  • A7:基金·专访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QFII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研究
  • A16:基金·海外
  • 创新对外经济思路
  • 当前推进民营资本发展的真正障碍
  • 普京归来:强国路与新变数
  • 外论一瞥
  • 缓解稳增长压力政策需继续松动
  •  
    2012年3月12日   按日期查找
    5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5版:观点·专栏
    创新对外经济思路
    当前推进民营资本发展的真正障碍
    普京归来:强国路与新变数
    外论一瞥
    缓解稳增长压力政策需继续松动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外论一瞥
    2012-03-12       来源:上海证券报      

      ■外论一瞥

      日本《每日新闻》3月9日社论

      震后周年:

      能源政策该转向国民本位

      一年前的东日本大地震导致东京电力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故障,这在能源方面给日本带来了巨大影响。在电力需求增加的夏天,政府呼吁全国节电,制造业也受到了巨大冲击。日本的核电有可能在5月初全面停止,今夏依然要面临电力不足的问题。一直以来过分依赖核电的日本能源政策必须加以改革。

      政府计划在今年夏天制定新的能源政策,大型电力公司的电力垄断制度也将发生改革,希望日本政府将“核电安全神话”的破灭作为电力公司本位政策向国民本位政策转变的好机会。

      日本政府必须明确告知国民日本的电力需求量。福岛核电站事故之前,日本曾计划在2030年前将核电依存度从三成提高到五成以上,但现在却要减少核电依存度,所以人们担心今后电力供应不足。政府估计今夏电力会有一成缺口,但经济产业省大臣又说“不限电也可以”。电力供给能力到底是否足够?人们需要一个肯定的回答。

      “后核电”时代能源的主角是太阳能、风力等可再生能源。高价格可以推动电力公司普及新能源,但是高价格又会增加家庭和企业的负担。所以,日本政府必须对新能源电力的价格作详细说明,以获得国民的理解。

      最后,还应推动新的公司加入电力行业,通过引入竞争机制,降低电力价格,最终使国民受益。目前,输电设备大多掌握在大型电力公司手里,新公司在使用大型公司的输电设备时条件极为苛刻。政府必须设计出保证输电网中立的制度。

      (梁宝卫 编译)

      

      《莫斯科时报》3月6日文章

      俄罗斯需要新的经济驱动力

      当俄罗斯总统选举尘埃落定后,股市已从去年12月的损失中恢复过来,当时人们感觉到俄罗斯的政治风险到达了高点。经济现在处于相对良好的状态,以乌拉尔山原油的市价来计算,每天仅原油出口就达90亿美元。但改革还需继续,人民对改革的渴望是促进改革的最重要因素,人民希望生活水平能继续得到提高,任何忽视这一需求的政府都将陷入不可避免的麻烦。

      同时,一系列催化剂已在过去几年中出现,这预示着下一任政府不能再依赖石油收入的上涨来支持经济增长或兑换内部稳定。为适应这一改变,普京必须做出艰难选择或者冒险降低经济增速。俄罗斯需要新的经济驱动力。

      经济增长的驱动力只能来源于外部投资的增加以及经济有效性的增加。所以,要吸引投资,俄罗斯需要改善商业气候,使新企业的创立更为简单,改变世人在俄罗斯投资会面临高风险的一贯印象。要改善经济的有效性,政府必须引入更多竞争,让外国公司进入俄罗斯,与本土公司合作或竞争。这样才能促进新行业的发展。

      当然,要预想这一切改变都能立即发生,是过于天真的。现实中有错综复杂的利益纠葛、严重缺乏动力的官僚机构和人们行为的惯性。但俄罗斯的最大现实是不能再单纯依赖石油。如果要实现5%至6%的年经济增长率,俄罗斯政府就必须做出改变来吸引世界上最大的公司或最有力的投资者。

      (作者是俄罗斯投资公司——三方对话公司(Troika Dialog)的首席策略师克里斯·韦弗,贺艳燕编译)

      

      《经济学家》3月10日文章

      廉价“中国制造”结束之后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基地,中国制造占到全球制造的五分之一。但现在形势发生了变化,廉价的“中国制造”时代可能要画上句号了。渣打银行3月5日发布了一项针对200家开设在珠三角地区的港资企业的调查结果,发现今年工资已上升了10%。在深圳的富士康,上月工资上升了16%至25%。

      从2002年到2009年,广东省蓝领工人劳动力成本(包括福利)每年上升12%,在上海,这一数字是14%。有分析师估算这一数字在菲律宾大约是8%,在墨西哥可能只有1%。如果中国货币和船运费用每年上升5%,工资每年上升30%,那么到2015年,北美制造将和中国制造成本相同。当然,现实中,这一聚合效应可能不会那么快,但趋势是清晰的。

      如果廉价的中国制造正在消失,那将会由劳动力成本更低的贫穷国家来替代中国制造的地位吗?这是一种惯常的思维,但这是错误的。尽管中国劳动力成本在增长,但中国有可靠的供应链和其他基建设施,这对于企业的持续发展十分重要。同时,中国沿海地区还有其他优势。首先,沿海地区接近繁荣的中国本土市场,那里消费需求巨大。第二,伴随工资增长,中国生产力也在增长。第三,中国的劳动力市场足够巨大且灵活以适应周期性行业。第四,中国的供应链是成熟且反应灵敏的。

      另一个预测,是说中国的内陆工厂将超越沿海工厂。这主要是因为劳动力更愿意在家门口工作。但内陆劳动力成本较沿海地区的优势并不明显,而将工厂迁移至内地还面临着一系列未能预测到的成本。比如,出口运费更贵,高技能人才更缺等。如果中国纠结要继续兴旺,制造企业必须向产业链上游走,这意味着必须摆脱加工,开始创新和设计。中国廉价劳动力成本的老模式过时了,中国面临的下一阶段是:要么创新要么减速。

      (贺艳燕 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