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两会特别报道·要闻
  • 3:两会特别报道·热点聚焦
  • 4:两会特别报道·区域点睛
  • 5:两会特别报道·区域点睛
  • 6:产经新闻
  • 7:财经海外
  • 8:观点·专栏
  • 9:公 司
  • 10:公司纵深
  • 11:公司前沿
  • 12:创业板·中小板
  • 13:专版
  • 15:专版
  • 16:专版
  • 19:专版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期货
  • A7:市场·观察
  • A8:市场·调查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2012:证券市场的艰难复苏与证券研究的转型发展之路
  • 纠结中今年将呈现
    “牛皮市”格局——三十大证券研究所负责人纵论2012年A股市场
  • 目前有深度的研究报告
    实在是凤毛麟角
  • 证券研究员应是
    揭露上市公司问题最好的人选
  • 研究短期化 管理大牌化——业内反思券商研究员培养模式
  • 加强对行为金融的研究
  • 寻找差异化研究的道路
  • 从投顾到卖方再到投顾
  • 基本面原因
    解释短期波动会出很多问题
  •  
    2012年3月14日   按日期查找
    15版:专版 上一版  下一版
     
     
     
       | 15版:专版
    2012:证券市场的艰难复苏与证券研究的转型发展之路
    纠结中今年将呈现
    “牛皮市”格局——三十大证券研究所负责人纵论2012年A股市场
    目前有深度的研究报告
    实在是凤毛麟角
    证券研究员应是
    揭露上市公司问题最好的人选
    研究短期化 管理大牌化——业内反思券商研究员培养模式
    加强对行为金融的研究
    寻找差异化研究的道路
    从投顾到卖方再到投顾
    基本面原因
    解释短期波动会出很多问题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纠结中今年将呈现
    “牛皮市”格局——三十大证券研究所负责人纵论2012年A股市场
    2012-03-14       来源:上海证券报      

      ⊙本报记者 钱晓涵 浦泓毅

      

      冬去春来,草长莺飞。在经历了2011年“跌跌不休”的肃杀寒冬之后,2012年的A股市场似乎正在迎来一个小阳春。自1月初大盘启动反弹以来,沪指已从2132点底部上攻逾300点,基本站稳了2400点整数关上方。这一段上升行情令广大A股投资者颇为振奋,然而我们也该清醒地认识到,当前中国乃至世界宏观经济形势仍然存在多种变数。中国经济结构转型能否顺利推进、欧美发达经济体能否摆脱债务危机陷阱,这些宏观因素都将直接影响作为经济晴雨表的股市表现。同时A股市场也正处在新一轮制度改革的起步阶段,诸如新股发行制度、上市公司分红制度、退市制度等改革措施,都将对A股市场产生长期而深远的影响。投资者既期待分享其中蕴含的制度红利,又希望能够规避短期的波动风险,而这都亟待有识之士及时“望闻问切”,指点迷津。

      近日,由上海证券报社主办的第40届“中国资本市场季度高级研讨会”在广西巴马举行。包括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湘财证券副总裁兼首席经济学家李康、广发证券研究所所长张岚、银河证券研究所总监秦晓斌在内的30余位来自券商、基金、信托等多层次金融机构的证券研究负责人应邀出席,并参与了问卷调查,从宏观经济、大盘走向、板块策略等多个层面,为正站在十字路口的A股市场把脉。

      调查结果显示,逾七成与会研究所负责人认为,从长期来看,A股市场正处于或接近历史底部,是长期投资者的建仓良机。而对于今年的行情,受访专家观点则趋于谨慎,多数认为将今年将呈现“牛皮市”格局,多空博弈将十分焦灼。

      一、宏观基本面稳定 期待货币政策实质放松

      在被问及影响2012全年A股走势最重要的因素时,实体经济增速与国内流动性供应状况成为与会专家最为关切的指标,分别有66.7%与76.2%的受访者将之列入最为重要的三大因素之一,可见宏观面因素对2012年的A股行情仍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对于中国宏观经济的整体形势,与会专家多持乐观态度,认为未来中国经济出现“硬着陆”风险“较小”或“很小”的,占受访总数的90.3%。同时,有逾七成受访者认为全年GDP增速将在8%至9%之间;而对于今年的通胀形势,61.9%的受访者认为,CPI全年将呈现前低后高格局,年平均水平在3%至4%之间,这也与今年CPI控制在4%的目标相吻合。此外,有23.8%的受访者认为年内CPI将持续回落,全年平均水平将降至3%以下,14.2%的受访者认为CPI将在短暂回落后反弹,最终超过4%。

      受访专家同时指出,海外因素将是影响今年通胀形势的主要因素。分别有33.3%和36.7%的受访者认为,海外政局变化所导致的油价波动,以及美元汇率变化所导致的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将是影响今年通胀形势的最主要因素。

      通胀压力的缓和为货币政策的调整提供了更多空间。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就认为,2月CPI3.2%创20月新低,将使控物价为主的宏观调控取向转为稳增长为主,从紧的货币政策转为中性可能性较大。包括李大霄在内,所有受访者一致认为,央行年内还会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其中,四成受访者认为将有1-2次的下调,六成受访者认为将出现3至4次下调。同时,多数受访者认为下次存款准备金下调将出现在今年上半年,有27%的受访者则认为存款准备金率本月内即将下调一次。尽管存款准备金下调预期明确,但受访者对下调之后A股市场的反应持保留态度。在绝大多数受访者认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将对市场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近六成受访者认为这种积极影响的效果将较为有限。

      除了流动性供应和实体经济增速以外,也有逾三成的受访者认为房地产调控政策的走向将对A股市场产生重大影响。包括银河证券研究所总监秦晓斌、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建银国际研究部主任郄永忠等多位受访者均认为,今年房地产调控政策可能针对性更强。

      二、历史底部已确认 牛市行情仍纠结

      在判断A股未来走向时,长期乐观与中期谨慎两种观点普遍为与会各大机构的研究负责人们所纠结。大多数受访者同意,目前的A股点位已在或接近历史底部,适合长期投资者择机建仓。67%的受访者认为,从长期来看,2012年将是中国资本市场一轮大牛市的起点,仅有不足三成受访者认为,A股目前离底部尚有距离,应继续观望。

      但在讨论2012全年A股走势时,大多数受访者的态度则转为谨慎。仅有18.8%的受访者明确表示2012年A股将是牛市,而有62.4%的受访者认为,2012年多空博弈将非常胶着,应当称为“牛皮市”。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康凯就表示,A股市场整体环境好于去年,但是股指也很难呈现大幅度波动,今年上半年机会将好于下半年。银河证券研究所总监秦晓斌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A股目前处于震荡时代,向上拓展空间有限。“目前可以说A股的底部已经探明,2300点就是震荡区间的下轨,但中期来看A股将呈现震荡回归态势。”他同时表示。全球经济目前已进入滞涨时代,全球股票市场都将长期处于震荡行情。相比之下,A股表现将相对较好,震荡底部将逐渐抬高。这主要有赖于四个方面的有利因素,即欧债问题的解决、货币调控方向的变化、实体经济流动性需求的降低以及新一轮资本市场制度创新释放的制度红利。

      对于2012全年的大盘形态,与会者的判断不一而足,其中赞成“N字形”走势与长上影线阳线的观点最为集中,无论是上述何种判断,都反映出行情的反复和纠结。而在大多数受访者看来,行情反复将消耗市场做多动能,限制全年行情的攀升高度。有过半数受访者认为,行情的上轨或将集中在2700点至2800点之间的区域。

      尽管如此,受访研究所负责人中也不乏坚定的多头,以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为代表的逾三成受访者年内坚决看多至3000点上方。李大霄表示,国内经济在稳增长的条件下很有可能呈现前低后高态势,而股票市场将提前对经济向上作出反应。“投资者如果现在进场,就已经买贵了20%至30%。”李大霄这样表示;东北证券副总裁郭来生也表示,目前A股市场的估值水平以及资金面情况、证券化率等指标都处在对资本市场有积极作用的范围内,没有理由不看好2012年A股。他同时表示,这些指标与反弹行情启动时相比并没有出现方向性变化,因此可以判断本轮行情尚未结束,

      三、短期操作策略存分歧 热点板块有共识

      在对中期行情有着各自判断的基础上,各研究机构负责人也对短期操作策略做出了不同的表达。有41.3%的受访者认为A股已接近历史底部,但存在回落可能,投资者可等待回落确认后建仓。

      民族证券研发中心副总经理徐一钉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A股市场已进入一个多空均较为谨慎的区域。投资者由于对反弹高度存在分歧,逢高减持氛围浓重。但一旦沪指向下调整至2350点,则市场做多力量会再次得到加强。

      同时也有27.6%的受访者认为,A股目前距底部尚有距离,应继续观望。31.5%的受访者则认为近期无系统性机会,应该逢高减仓。

      对于未来可能出现的结构性机会,受访负责人的观点集中在蓝筹股估值修复行情与政策扶持热点产业两大类。其中券商、地产等早周期股受到最广泛青睐。万联证券研究所所长高上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市场可能已进入到反弹的后三分之一段,资金流入的重点正在从前期的超跌、高弹性、双底朝着滞涨股、题材概念、一季报预增个股转移。“投资者需要特别注意‘后两会’阶段市场的轮动方向,保持一半清醒一半醉投资状态。”高上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