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两会特别报道·要闻
  • 3:两会特别报道·热点聚焦
  • 4:两会特别报道·区域点睛
  • 5:两会特别报道·区域点睛
  • 6:产经新闻
  • 7:财经海外
  • 8:观点·专栏
  • 9:公 司
  • 10:公司纵深
  • 11:公司前沿
  • 12:创业板·中小板
  • 13:专版
  • 15:专版
  • 16:专版
  • 19:专版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期货
  • A7:市场·观察
  • A8:市场·调查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国际高油价“卡脖” 中国原油战略的“非洲”机会
  • 中国原油进口格局
    “多元化”迫在眉睫
  • 中非石油合作前景广阔
  •  
    2012年3月14日   按日期查找
    A8版:市场·调查 上一版  下一版
     
     
     
       | A8版:市场·调查
    国际高油价“卡脖” 中国原油战略的“非洲”机会
    中国原油进口格局
    “多元化”迫在眉睫
    中非石油合作前景广阔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中国原油进口格局
    “多元化”迫在眉睫
    2012-03-14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叶苗 ○编辑 毛明江

      

      对于中国原油进口格局的设计,未来油价的走势等话题,相关专家表示,中国的外交政策必须配合能源安全,多元化的进口格局亟须建立,以此来更好维护国家利益。

      中国能源格局严峻

      “现在我国进口依存度百分比超过美国,而且我国大量原油来自例如中东等相对不稳定地区。而美国大量的原油来自其周边,像墨西哥湾、加拿大、北海这样相对稳定的地区,所以中国能源安全面临的挑战远超过美国。”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对记者说。

      美国的油源都是附近的、安全的,甚至连委内瑞拉这样与美国“不对付”的国家,其原油出口也主要面向美国。而中国目前只能在别人不愿去的地方买油,“所涉及的地方都不大和谐”,实属无奈之举。

      另外,由于中国成为了对外依存度最高的石油消费国,世界原油价格也往往出现“中国一要,价格就涨”的现象,使得中国的进口一直处于被动局面。

      在中国石油大学教授董秀成眼里,中国的原油进口格局也相当严峻。“这几年来我们一直在强调来源多元化,通道多元化,”董秀成说,中国原油进口的主要特色就是来源于中东,运行于海上。事实上,中国这几年也挖掘出了在中东之外的油源,同时也开辟出了陆上通道,在南美、东亚、俄罗斯都有布局,但中东这一侧重点一直没有变过。

      改变能源消耗结构

      “西非是美国的传统市场,几内亚湾的原油一直供给欧洲和北美,国际大公司的很多炼厂都在那边。”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表示,对于这样的地区,中国要想打入其中也是有难度的,因此需要外交政策的配合。

      韩晓平表示,中国目前应跟各国和主要公司联手合作,遵照国际通行原则办事。“我们走到哪里,就要在哪里建立起稳定的秩序,要能HOLD住。”

      相关专家还建议,国内的进口主体结构也需要同步“多元化”。以往进口原油的权限都掌握在中石油中石化手中,两大公司的买油规律很容易被对手吃透。现在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放宽民营企业进口油品的配额,使得采购主体更为丰富,有利于在国际市场上的“集团作战”。

      另外,业内人士也指出,国内的能源消耗结构也亟须改善。一方面原因是我国整个能源结构严重不合理,大量石油去运输低热值的煤炭,消耗了大量能源;另外一个原因是我国经济系统高能耗的工业配置过多,油价上涨使我国暴露出经济转型的紧迫性,因此目前中国自身经济的转变也是必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