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两会特别报道
  • 3:两会特别报道
  • 4:财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司
  • 8:公司纵深
  • 9:专版
  • 10: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1:产业纵深
  • 12:两会特别报道
  • A1:市场封面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期货
  • A7:市场·调查
  • A8:市场·观察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T1:汽车周刊
  • T2:汽车周刊
  • T3:汽车周刊
  • T4:汽车周刊
  • T5:钱沿周刊
  • T6:钱沿周刊
  • T7:钱沿周刊
  • T8:钱沿周刊
  • 银行篇:投资并非“保险箱” 明辨细节避亏损
  • 保险篇:认清险种 按需购买是关键
  •  
    2012年3月15日   按日期查找
    T7版:钱沿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 T7版:钱沿周刊
    银行篇:投资并非“保险箱” 明辨细节避亏损
    保险篇:认清险种 按需购买是关键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保险篇:认清险种 按需购买是关键
    2012-03-15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黄蕾

      ⊙记者 黄蕾

      

      随着“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的到来,各个领域的维权行动逐渐升温。最新统计调查显示,在金融理财领域,最容易产生纠纷的行业为保险和银行。

      和其他金融产品类似,保险产品一旦产生“质量”问题,由于举证困难等原因,消费者的损失通常很难挽回,所以在进行消费前,消费者必须“睁大自己的眼睛”,才可以尽可能地绕开各类陷阱,维护自身的权利。

      车险:知识大“扫盲”

      最近雅阁“轻吻”劳斯莱斯,修理费逾半自掏腰包的新闻,不仅给车主们敲响了警钟,更是掀起了一场“车险”扫盲运动。

      在我国,车险可划分为交强险和商业险,商业险又包括车损险、三者险等险种。让我们虚拟一个场景:假设小陈开车追了尾,然后又撞上了护栏,撞伤了一个大爷,小陈的汽车风挡也被撞起了个大包。交警认定是小陈全责。如果他的车投保了车损险、交强险和三者险,这时候,小陈的车、对方的车、护栏以及大爷,又该得到保险公司多少赔偿?

      首先,车损险可赔偿小陈修车的钱,分为部分损失和全部损失。其次,交强险和三者险用来给对方修车,修复护栏,以及给受伤的大爷看病,交强险先赔,不足部分由三者险来赔。需要提醒车主的是,三者险有赔偿限额,即保险人赔偿的最高限额。三者险的每次事故最高赔偿限额,一般由投保人根据不同车辆种类选择确定。超过限额的部分,则需要自己掏腰包。

      不难看出,车损险、交强险和三者险只承保了被保险人的车辆本身和第三者责任,事实上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多个险种可供车主选择。如,车上人员责任险、盗抢险、玻璃单独破碎险、涉水损失险、车身划痕险、自燃损失险等。

      但需要提醒广大车主的是,即使投保了上述所有险种,也并非“万无一失”。在某些情况下,车主也可能不会得到保险赔偿。比如,有车主投保了盗抢险,但如果是车内物品被盗,就不属于理赔范围,因为盗抢险只承保全车被盗;又如,涉水损失险保障的是车辆在涉水行驶时,导致发动机进水而产生的发动机修理费,但不包括在已经熄火的情况下,车主强行在水中启动发动机而造成的损失;另外,玻璃单独破碎险只保障车辆在在行驶过程中,发生的本车玻璃的单独破碎,如果是车灯、车镜玻璃破碎就不属于赔偿范围。

      人身险:了解险种是关键

      因误导、诱导而被社会广受诟病的人身险,一直以来都是保险投诉中的“重灾区”。所谓“乱花渐欲迷人眼”,面对各种各样的人身险,保险专家提醒:买对人身险,分清种类是关键。

      根据保险责任,人身险分为寿险、年金险、健康险、意外伤害险。其中,寿险又分为定期寿险、终身寿险、两全保险等。按照类型分类,人身险又分普通型、分红型、万能型、投资连结型。其中分红险、万能险、投连险统称为人身险新型产品,此类新型产品在传统人身险的“保障”基础上增加了不同程度的“投资理财”功能。

      那么,究竟哪一款适合自己?不妨先来了解一下人身险各个险种的特点和功能。

      “寿险”是指以人的寿命为保险标的人身保险。如定期寿险和终身寿险,就是承担的“身故”责任,保险公司根据被保险人的死亡事实支付保险金;两全保险承担“生死”两全责任,即被保险人在保险期间内死亡,或达到合同约定的时间而生存,保险公司都要支付保险金。

      其次,“年金险”是指以被保险人生存为给付保险金条件,并按约定的时间间隔分期给付生存保险金的人身保险。如平时常见的“养老年金保险”就是以养老保障为目的的年金保险,多为年轻时节约闲散资金交纳保费,达到合同约定的退休年龄后按期领取保险金,使晚年生活得到经济保障。

      再次,健康险是指以因健康原因导致损失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人身保险。常见的健康保险包括:疾病保险、医疗保险、失能收入损失保险、护理保险等。此类保险可以以主险或附加险的形式承担保险责任。

      最后,意外伤害险是指以被保险人因意外事故而导致身故、残疾或者发生保险合同约定的其他事故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人身保险。

      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保险产品,消费者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科学的保障计划,切勿盲目选择。在家庭保障建立中,消费者应根据实际的经济条件来制定保险计划。

      医疗险:理赔到底难不难

      医疗保险相比其他险种往往有多次理赔的特点,所以在保险理赔的话题中,医疗险会更容易被提及。保险专家表示,医疗保险在保障范围和投保要求上有一定的特点,只要投保人在投保过程中能做到如实告知、看清条款、按需购买,那么一旦出险,医疗险的实际理赔并不难。

      对于投保人来说,购买医疗保险,向保险公司如实告知年龄、健康状况和既往病史等信息非常重要。因为这些信息会影响到保险公司的承保决定以及保费水平。而医疗保险拒赔的典型原因之一就是因为投保人、被保险人在投保过程中未尽到如实告知义务。

      另外,我们常看到一些客户在收到保险公司的“拒赔通知”时才大呼:“我不知道这个病不在承保范围内”、“我不知道这个属于免陪额”。避免这种理赔预期落差的一个重要途径,即是在投保时仔细阅读条款。

      保险专家提醒消费者,在购买医疗保险产品时除了和其他险种一样要注意产品的保障范围外,同时还要特别注意医疗保险在时间和额度上的具体条款,因为这些和出险时的理赔会有非常重要的关系。

      例如,“住院间隔时间”是一个常见的理赔误区。部分慢性疾病可能会导致客户在一年内多次住院,通常如果客户因同一原因间歇住院间隔时间不超过90天,将被视作同一次住院而给付一次住院事故保险金,并以保险金额为限。

      与以被保险人生存为标的的寿险产品不同,医疗保险是一种针对医疗费用的经济补偿途径,不一定是买得越多得到的赔偿就越大。在此要提醒消费者,要认清所购买的商业医疗保险是定额给付性质,还是费用补偿性质。对于定额给付的医疗保险,保险公司按约定给付保险金,如“住院津贴”,若投保多份,则可以多重赔付;而费用补偿类的医疗险产品,体现的是保险的“最大补偿原则”,不能累计或多重赔付,客户如有在第三方(如医保、其他保险公司等)获得的补偿额,是需要在理赔中先行扣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