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债票面利率飙涨,涌动债基“一江春水”。两个原本“单纯”的数字,“17.12亿”与“7.24%”,竟成了当前布局债市的两大“风向标”。
17.12亿,这是今年以来债券基金的平均首发规模;而7.24%,则是今年公司债与普通企业债发行的平均票面利率。
债券的价值正在于其期限内给投资者带来的真实利息收益。这些利息一般不具备太高收益的遐想空间,但也很少会出现收益不足的缺陷。一般而言,这个空间应该处于“CPI以上、GDP以下”。
财汇数据统计显示,截至3月23日,今年以来共发行国债17期,累计规模4700亿元,平均票面利率3.46%;发行公司债与普通企业债105期,累计规模2164.8亿元,平均票面利率7.24%。
显然,7.24%的票面利率和丰富的可选债券,整体上为债券投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这一指标,已被市场追求稳健收益的资金所察觉。即使在“赚钱效应”尚未显现出来的当前市场,不少资金依然借道债券基金,“大方”地流向了债券市场。
据银河证券统计数据,截至3月23日,今年以来公告成立的债券基金共有9只,平均募集规模17.12亿元,远远超过了股票基金的平均首发规模。
长期以来,债券基金作为一类对抗通胀的良好品种,整体上表现得相对稳健。在2006至2010的五年间,其平均年回报率一直保持5.15%-22.25%之间;尽管2011年是债券基金过去六年唯一亏损的年份,但整体上仅出现2.16%的下跌。
以富国基金2008年发行的国内首只创新封闭式债基为例,该基金不仅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动荡、证券市场的“短暂修复”、以及2011年的“股债双杀”;但在三年封闭期内,依然实现了约30%的收益,而且连续32次分红,每10份基金份额累计分红2.875元;尽管三年封闭期满后顺利转开放,但投资者的留恋依然“不绝于耳”。
为了迎合市场的强劲需求,目前各大基金公司都在积极探索债券基金的创新。其中,富国基金开发出业内第一只定期开放基金——富国新天锋。该基金不仅继承了国内首只创新封闭式债基的优秀基因,而且升级了产品的设计思路:就像一系列前后相续的三年期国债,每三年定期开放申购、赎回,“结转”收益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