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鸿斌
日本佳能公司反向的新老交替人事安排在日本国内引发了热议:公司社长、71岁的内田恒二在今年3月底淡出第一线,改任顾问,取而代之的居然是该公司前董事长兼社长、77岁的御手洗富士夫。
佳能公司对这一人事安排的说明是:在如今家电行业竞争日趋白热化的情况下,御手洗富士夫这样资深企业家的领导能力对公司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决定让其重新披挂上阵,走上企业经营第一线。
御手洗在1995年担任佳能公司的社长,后来又出任董事长兼社长。2006年他走马上任日本经团联会长,今年1月任期结束。按理说,他的企业家人生已经非常圆满了,因为经团联会长相当于财界总理,是日本企业家一生所能达到的事业顶点,就像政客能当上首相一样。但御手洗显然并无意就此淡出,他似乎壮志未酬,还要继续显身手。
作为一个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国家,日本到处体现出尊老的良好社会风尚,这当然很好。但任何事情都过犹不及,如果走过了头,对社会来说恐怕就并非是值得庆幸的事了。这也许与日本已成为全球老龄化最突出的国家不无关系,即到处都可以看到银发族退而不休,甚至根本就不退。
以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为例,此公已年届八旬,如今仍在担任从1999年就任的这一职务。在中国,省部级正职领导人的退休年龄是65岁,对这条年龄线,没有任何讨价还价余地。日本与中国国情不一样,当然不宜直接对比。但自然规律对谁都是一样的,无论其肤色、种族如何,人到了一定年龄,其体力、精力均会明显下降,所谓英雄迟暮,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因此,适时让渐入老境者离开工作岗位,颐养天年,这原本是一种人道主义,体现了人文关怀。如今日本的做法显然很令人看不懂。
作为地方领导人来说,石原慎太郎还远远算不上最老的,此前石川县的知事武藤嘉门居然连任31年,而岐阜县的前知事一直干到88岁。不知这样的任职年限能否跻身吉尼斯世界纪录?日本是没有什么行政职务任期制一说的,所以目前在各都道府县的知事中,就有两位已连任五届。但这与此前的纪录相比,仍是小巫见大巫。过去曾有两位知事分别蝉联长达八届之久的记录,这可以说是地地道道的“日本特色”。
至于说到企业家,那就更没有任何年龄限制了。反正企业都是私营的,只要董事会不提出异议,员工也没意见,那企业老总就可以一直干下去,形成事实上的终身制。2005年就有一名企业家,以90高龄倒在岗位上,真可谓“生命不息,工作不止”了。这种老人成堆的现象,在日本各地比比皆是,人们早已习以为常。相反,若是某部门或某企业出现一位较年轻的主管,大家倒会深感意外。仍以经团联为例,目前的会长和17位副会长的平均年龄为70岁,最年轻的也已66岁。在御手洗富士夫卸任后,75岁的米仓弘昌是最年长的,理所当然由他来接任会长,这就是日本的“潜规则”:能否担任领导,年龄最重要。
老人经验丰富,请他们协助把把关,这还是必要的。但是否就一定要重返第一线,这显然是值得商榷的。所以,6年前已告退的御手洗富士夫如今“梅开二度”,在日本社会也引起一片错愕声。毕竟,自然规律是无法抗拒的。人老了反应速度就会下降,对新事物也会变得很迟钝,记忆力会下降,甚至说话都不利索,这无疑会影响企业决策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如今市场风云瞬息万变,企业领导人必须随时掌握相关动向,及时调整相关策略,古稀老人能hold住吗?人们的质疑不是没有道理的。更不要说,此举还反映出佳能公司未能及时培养出新人。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前老总韦尔奇与御手洗同庚,虽然名满天下,却早在十年前就急流勇退。
其实,日本各机关和公司的人才并未紧缺到非得老人顶上去不可的程度,不能不说,在很大程度上,是现行体制妨碍了人才的成长,使年轻人无法脱颖而出。不要说企业的社长和知事这一层级,哪怕就是一个三四个人的小部门,也往往是银发族在那里当头。日本是非常讲究“年功序列”的,哪怕你名牌大学毕业,哪怕你身怀绝技,资历不到,对不起,就没你的份!你就安分守己地干好你的办事员吧,也就是做接接电话、发发传真之类的杂事。没熬到一定年头,你就根本甭想混个一官半职,大家也就只能盼着“二十年媳妇熬成婆”了。于是,在日复一日简单机械的事务性工作中,年轻人的锐气被消磨得一干二净,大学毕业时的豪气和雄心,很快消遁到爪哇国去了。而一些怀才不遇的有志青年,只能想方设法前往异国他乡寻求展现自己的一腔抱负的机会。久而久之,这种压抑人才成长、到处都看不到朝气和活力的环境,加快了日本的“人才空心化”。
资源奇缺的日本,唯一拥有的是宝贵的人力资源。而如此扭曲的“尊老”,对这个国家来说幸欤?悲欤?
(作者系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信息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