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揽存冲动再起
⊙记者 金苹苹
进入2012年,虽然银行理财产品平时的收益率比起去年低了不少,但在季末银行“缺钱”的时候,各类收益率相对较高的理财产品“再出江湖”,吸引了不少投资人的目光。
季末收益率再度走高
“本行最新理财产品发售,投资期限短,预期收益率高,额度有限,欲购从速。”临近季末,各家银行客户的手机里均收到类似短信。记者调查相关市场发现,尽管预期收益率没有去年季末的理财产品那样高得“夸张”,但是对在今年已处于走下坡路的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而言,近期各家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收益率确有上涨迹象。
记者近期在一些商业银行的网点咨询发现,由于季末因素的影响,大部分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大致都保持在5%以上。“今年银行理财产品收益普遍没有去年高,之前发行的产品,投资期限在1—3个月的,预期收益率都只有百分之四点多,比现在低好几个百分点。”一位股份制商业银行理财经理如是说。
其实,今年以来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下降已是不争的事实。据金融界最新的统计,以今年一月至三月为三个时间段,其中一个月期限的人民币理财产品,1月平均年收益率4.99%,2月为4.82%,3月则为4.3%;三个月期限的人民币理财产品,1月平均年收益率5.29%,2月为5.09%,3月则为5.06%;六个月期限的人民币理财产品,1月平均年收益率5.56%,2月为5.43%,3月则为5.32%。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呈现出逐月下滑的态势,且平均下滑了至少0.2%,其中短期理财产品下跌的最为明显。
揽存冲动难抑
但是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下降的这种势头在季末暂时得到了缓和。记者在某银行发现,该行于近期发行的一款理财产品,投资期限为36天,预期收益率达到5.4%,只是该款产品的成立时间“凑巧”是3月30日。
“其实,最近发行的理财产品收益率较高,就是因为银行要拉存款。”某银行理财师如此解释。据了解,在月末、季末等特殊时点成立银行理财产品是银行惯用手段。一般客户在认购相关产品后,理财资金将会被冻结几天并被记为活期。故而银行通常在月末和季末等特殊节点,发行高收益理财产品用以揽储。
截至记者发稿,根据财汇资讯的统计,以投资期限为1—3个月的产品为例,3月初到现在共有500只银行理财产品发行,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57%;而3月最后一周银行发行的1—3个月理财产品共119只,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76%,比3月的月均收益率稍高。这也从侧面反映,3月末发行的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较之前有所上扬,只不过提高幅度不大。对此,某国有大行人士告诉记者,由于3月份资金面比2月份松,所以虽然到了季末,银行面临一定的揽存压力,且需要靠发行一些高收益产品来吸收存款,但是这些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并没有此前大众想象得高。
当然,对于银行发行高息产品的揽存行为,监管层一直明令禁止。为抑制银行的季末揽存冲动,上海银监局日前曾发布通知,要求在沪银行业机构规范存款业务管理,严禁违规揽储。并要求银行规范存款业务考核行为,建立日均存款统计制度,杜绝月末、季末、年末冲存款指标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