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规范民间金融上有重大突破
⊙谭浩俊
金融综合改革试验终于在温州这块“敢为人先”、“敢于第一次吃螃蟹”的土地上起航了。需要厘清的是,试点最终放在温州,而不是其他地区,根本的原因,在于温州这块土地,到处充满着改革因子。这也告诉我们,温州的试点,要想正式扬帆起航,真正为中国下一步的金融改革和发展积累经验、提供借鉴,就必须把始终“改革”放在首位,把“改革”作为此次试点的工兵部队,创新改革思维、理顺改革思路、明确改革目标、突出改革重点。只有改革,才能破冰,只有改革,试点才能向纵深推进。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成功经验和许多教训告诉我们,把改革方案付诸实践,难度不小,需要突破的框框很多,需要战胜的困难很多,需要攻破的堡垒很多。很多改革,早在若干年前就已经提出,也都有了明确的目标和要求,但是,有些改革迄今为止仍在原地踏步,甚至倒退。早在1987年,温州就被正式列为全国第一个实行利率改革试点的城市,2002年又成为全国唯一的金融改革综合试验区。但由于决策层、管理层和操作层之间并没有形成有机的统一,无论是制度设计还是政策衔接,抑或操作联系始终处于无序的自我摸索过程中,还时常遭到来自于各方面的障碍和阻力。如组建华侨银行始终未果、组建民间银行这一步始终没能跨出去,结果,试验区变成了金融秩序乱象最集中的地区。
可以这样说,由于没有顶层设计支撑,没有赋予温州真正的改革试验权,温州第一次金融综合改革试验,是失败的。所以,当温州再次成为全国唯一的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时,我们既充满期待,也有担忧。我们要看看,这次有没有顶层设计,有什么样的顶层设计。此次试点是中央直接批准的,且提出了十二个方面的任务。接下来,相信管理层一定会按照这些要求帮助温州设计制度、研究政策、明确重点,并在很多环节给予温州绿色通道。只要能形成这样的互动,此次试点是能让人充满期待和想象的。
考虑到此次试点很大程度上是以建立良好的金融秩序为立足点,因此,如何放开民间金融管制、给民间资本以更多金融方面的出路,是有望在这次改革试验中取得重大突破。因为,从游击队、杂牌军到正规军,差的就是制度的规范和机制的完善,一旦有效的制度和良好的机制建立起来,游击队和杂牌军很快就能变成正规军。前提是,规范民间金融,决不能以收编和取缔为归宿,而应当以放开和规范为突破口,给出路而不是给粮食。这就要求,从决策层和管理层都必须以改革的心态对待民间金融,给民间金融上岸的条件和机会、政策和通道。如组建村镇银行、创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华侨银行等,把民间资本用金融这根纽带聚集到一起,成为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
必须把握的是,鉴于温州能成为金融改革的试验区,很大程度上与温州的实体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陷入生存困境有关,与企业的融资渠道不畅有关,因此,金融改革在试点过程中,必须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如何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上。一方面,就政府层面而言,必须重新确立实业兴国、实业兴市的观念,鼓励和支持民间投资者加大对实体产业的投资,发展壮大实体产业,而不能像前些年一样,民间资本都转向房地产业和地下金融了;另一方面,就金融改革而言,必须围绕发展实体产业这个中心,民间银行的组建、金融体系的建立、金融服务的提升等,都要有利于实体产业的发展。不然,就要加以限制和约束。
温州此次综合改革,没有将利率市场化的问题列入试点任务。确实,由于利率市场化不仅是个比较敏感的问题,也是一个全局性问题,如果轻率提出,可能会带来一些无法预料的负面冲击。不过,笔者认为,这并不妨碍温州人仍然可以在这方面作些尝试。事实上,温州在试点过程中,恐怕无法完全避免触及利率市场化的问题,假如在试点过程中,敢闯敢干的温州人稍稍突破一些现行框架,应该不是太出人意料的事。
(作者单位:江苏省镇江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