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中介门槛收紧
“产销分离”全面提速
⊙记者 黄蕾 ○编辑 邹靓
保监会本周密集发布保险中介政令,传递出强烈的改革信号:保险行业“产销分离”时代已经到来,保险中介市场规范化、专业化、国际化的未来发展道路正日渐明晰。
针对保险代理市场“小、散、乱、差” 问题,保监会近日发布《关于暂停区域性保险代理机构和部分保险兼业代理机构市场准入许可工作的通知》,决定暂停区域性保险代理公司及其分支机构设立许可以及金融机构、邮政以外的所有保险兼业代理机构资格核准。
保监会收紧保险中介准入门槛的意图十分明显,意在推动保险代理市场的专业化和规模化,建立和积累保险营销的“健康增量”。但事实上,此举背后蕴涵着更深层次的信号。“保险营销体制改革势不可挡,保险业产销分离和转型升级正全面提速,而且速度和力度均可能超过市场预期。”一位保险业人士如是评价上述通知背后的深意。
管理粗放、大进大出、素质不高、关系不顺,这是传统的保险营销体制目前所暴露出的不足与弊端。在此背景下,以产销分离带动细化分工,重铸保险行业产业链,成为了保险营销体制改革创新的核心要点。
对于“产销分离”,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郝演苏给出了浅显易懂的注解:就是指“保险公司把销售外包给以专业代理机构、经纪公司等为主体的保险中介机构”这种产销分离模式,可以帮助保险公司优化经营成本,充分利用中介机构的渠道优势,利用外部资源,实现较低的能耗和较高的产能。
值得注意的是,或许是预见到保险业产销分离时代的来临,不少保险公司赶在保险中介门槛收紧前夜,纷纷抢注设立专属保险销售代理公司。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去年共有信泰人寿、华泰财险、紫金财险、安邦保险、阳光人寿、阳光财险等多家保险公司相继设立了专属的保险销售公司。
从国际成熟保险市场发展来看,发达国家的保险销售基本上都是靠保险中介来实现的。如英国劳合社只接受保险经纪人安排的业务,日本市场上90%以上的财险业务是由保险代理店获得的。
可预见的是,随着地方法人保险公司如雨后春笋般的冒出,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绝大多数保险公司势必要寻求差异化的发展之路,以求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尤其是中小保险公司,未来的经营方向就是产销分离,利用有限的人力、物力,集中资源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例如产品研发、风险控制等,而逐步将销售环节剥离出去,交给专业的保险中介来操作。
在郝演苏看来,由保险公司或其他资本组建的全国性保险销售服务机构将成为未来保险产品销售的主流。“产销分离无疑是保险业实现专业化、精细化、市场化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未来国内保险中介行业也将逐步呈现集团化、专业化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