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要闻
  • 4:焦点
  • 5:产经新闻
  • 6:财经海外
  • 7:观点·专栏
  • 8:信息披露
  • 9:公 司
  • 10:公司纵深
  • 11:信息披露
  • 12:公司前沿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期货
  • A7:市场·观察
  • A8:市场·调查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养老金到底该怎样投资
  • 新股发行的市场化步子还可更大些
  • 两条微博透露出的至诚之道
  • 银行业绩靓丽 客户满腹疑虑
  • 信贷平稳适度增长 重在把握节奏力度
  •  
    2012年4月6日   按日期查找
    7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7版:观点·专栏
    养老金到底该怎样投资
    新股发行的市场化步子还可更大些
    两条微博透露出的至诚之道
    银行业绩靓丽 客户满腹疑虑
    信贷平稳适度增长 重在把握节奏力度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信贷平稳适度增长 重在把握节奏力度
    2012-04-06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谭浩俊

      ⊙谭浩俊

      

      刚刚完成换届的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在今年首次例会上就释放出了宽松信号:要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同时引导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其中,“引导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的表述,是时隔一年后首度出现。

      这或许也可视作政策的一次预调微调。由于出口严重受阻、房地产萎靡不振、实体经济步履艰难,经济整体复苏态势离预想有较大距离,因此,目前经济仍然维持着宏观向好、微观困难的格局,而中小企业、微型企业仍然是经济能否全面复苏、全面走出困境的关键。也正因为如此,政策的适度预调微调,就不仅是个“松”字了,而在于如何松、给谁放松、以什么样的方式松,以及如何有效解决实体企业的融资难题、实体企业的困难是否只是资金问题等等。如果不能解决好这些问题,“松”就难以做到有的放矢,就会失去了“松”的意义,甚至会产生相反的作用与效果。而不同的资金需求主体,对资金的需求以及需求的目的存在很大差异。如何根据不同资金需求主体的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策略和对策,值得细细研究。

      比如,政府融资平台是所有资金需求主体中,融资欲望最强烈的主体之一。引导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如何对待政府融资平台的融资要求,便是一大考验。必须正视的问题是,绝大多数政府融资平台这些年的融资成本明显高于其他融资主体。这也是为什么银行热衷于跟政府融资平台建立信贷关系、给融资平台大师投放信贷资金的主要原因之一,政府融资平台往往融资量很大,在银行融资已基本饱和的情况下,BT、代建等其他融资方式,一般都成本很高。加上融资平台的管理者,大多是政府官员,只有政绩之弦,没有成本之忧,自然就会在融资过程中不计代价了。

      而实体经济面对的却是融资难,难的不只是如何融资,还有融资的过高成本问题。

      自货币政策收紧以来,实体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和微型企业,就一直为融资难、融资成本高所困扰。从民间获得的资金,成本高自然不必说,从银行获得的资金,成本也不亚于民间。表面看贷款利息都很正常,但到企业一调查就不难发现,在贷款过程中,贷放承兑汇票、要求企业将贷到的资金至少一半存在银行、搭售各种理财产品、收取各种费等等,这些因素一计算,融资成本至少达12%。试想一下,在目前的经营状况下,有多少企业净利润水平能达12%以上的?

      所以,如果银行继续对实体企业采取这样的方式、这样的手段,那引导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能给实体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和微型企业带来什么呢?如果因为货币政策适度放松而使流动性增多,价格上涨,实体企业日子反而更难过。再清楚不过,只有给实体企业输入不带病菌的血,才有可能真正帮助实体企业走出困境。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虽然各种资金需求主体对资金需求的欲望都很强烈,但是,生产性投资对资金的需求似乎并不强烈。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每次宏观调控,都面临生产性投资过热过旺的问题。但是,本次经济周期,无论是前两年的信贷放水还是这两年的信贷收闸,生产性投资都表现得过于“冷静”、过于“平淡”。生产性投资不热不旺,从一个侧面表现了实体产业面临的困境,反映了社会资本对实体产业的信心不足。这也意味着,即便放松货币信贷,对实体产业的整体复苏、实体产业的支持很难作用最大化。

      所以,如何调动民间投资者的投资热情,把民间投资者投资实体产业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一定程度上比信贷开闸还要重要。而信贷的闸门能否更多地向投资实体产业的民间投资者开放,也值得好好研究。

      当然,在研究货币信贷政策时,如何对待房地产业,是特别需要认真面对的问题。尽管从目前的实情看,短时间内不大可能给房地产开闸。但也不能不看到,此轮调控从开始到现在,特别是限购、限价政策出台以来,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严重遏制了刚性需求。所以,政策也需要适度调整。重点可放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对开发商继续严控信贷,而对刚性需求则适当放开政策,如首套房贷款利率、减免首套房相关税收等,以满足购房者的基本需要;另一方面,加大对保障房建设资金的供应力度,推动保障房建设进度,切实解决中低收入阶层的住房问题。如果货币信贷政策能对刚性需求产生一定的支撑和帮助作用,满足基本的住房需求,那对楼市调控是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的。

      所以,引导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意味着高难度地把握政策的节奏、力度、方向和目标。这一点,既是教训,也是策略。

      (作者单位:江苏省镇江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