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论一瞥
日本《朝日新闻》4月19日社论
世界银行新行长面临多极化挑战
韩裔美籍人金墉,这一象征着转型期的人物,将出任世界银行新行长。
金墉出任该职引起许多质疑。虽然金墉同世界银行成立以来的11任行长一样都是美国人,但是亚裔人出任该职尚属首次。而且,之前出任该职的一般都是政治家或者银行家,而金墉是医学专家,是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开发和金融等领域的门外汉。
亚裔行长的诞生具有世界多极化的背景,新兴国家崛起,金融危机以来欧美的经济地位下降等等。欧美占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大部分投票权的结构面临改变。在去年的IMF总裁选举中,墨西哥央行行长便作为候选人批评欧洲指定行长,并与欧洲推举的法国人拉加德一对一竞争。在此次世界银行行长的选举中,许多国家也反对美国的指定人选,奥巴马因此出了奇招,用亚裔美国人来寻求平衡。即便如此,非洲和南美也都派出了代表,世界银行成立以来真正有了行长的“选举”。虽然胜负没有悬念,但是我们再次看到,世界银行应对多极化潮流改革组织和业务已是刻不容缓。
我们期待新行长有关发展中国家民生的经验和知识有助于产生与被援助国国情相符的新的援助模式。希望新行长能够战胜世界多极化带来的挑战。有的发达国家的企业试图把援助和开发金融“BOP(base of pyramid)商业”(该商业将世界低收入群体视为市场)联系起来,这有可能导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产生摩擦。新行长必须有效发挥领导力,避免这种摩擦。我们也希望那些试图通过援助增强国家影响力的新兴国家能够在提高话语权的同时承担更多责任。
(梁宝卫 编译)
英国《经济学家》4月21日社论
制造业的第三次产业革命
制造业第一次产业革命发生在18世纪末,以纺织业代表,用机器代替了人力。第二次发生在20世纪初,以流水作业线为代表,大大提高了产量。前两次工业革命带来了城市化。现在,制造业第三次产业革命正在发生,目标是数字化。
一系列非凡的科技正在融合:更聪明的软件、更创新的材料、更敏捷的机器人、更好的新工艺流程(尤其是三维打印技术)以及所有基于网络的服务。过去工厂的运作方式是机械地生产不计其数的单一产品。未来的工厂将着眼于消费者定制生产。
像所有的革新一样,这次革新也会对旧的模式造成冲击。一些工序和工作技能将不再需要。相反,网络技术将会被广泛地应用在工作中。新的产业革命不仅会影响产品将如何制造,还会影响产品将在哪里制造。过去,工厂通常选择建立在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国家,以降低人力成本,但人力成本在产品成本中的所占比例将越来越少。第一代价值499美元的IPAD仅包含了33美元的劳动成本,而在中国的组装成本仅为8美元。现在越来越多的海外工厂正逐渐搬回到富国,这不是因为中国劳动力成本正在上升,而是因为公司需要将工厂建在离消费者近的地方,以对消费者需求变化做出更敏捷回应。另外,现在的产品如此复杂,最好让设计人员和制造人员在同一个地方工作,以便更好沟通。
普通消费者会毫不费力地适应更好的新产品和新服务。然而,政府的本能是保护已存在的产业和公司,而非保护会摧毁旧格局的新生者。政府还固执地认为在产业优先级上,制造业高于服务业。但事实是制造业和服务业之间的分野正在模糊。政府应坚持一个信条:为各个领域的企业提供清晰的、平等的竞技场。
(贺艳燕 编译)
印度《经济时报》4月19日文章
仅有部分新兴国家
具有投资爆发力
2000年至2005年间,流入新兴市场股市的国外资金总量增长了92%,2005年至2010年间,这一增长值高达478%。对许多投资者来说,当他们想到未来收益时,他们会感到信心满满,但超过5年的投资计划就有点不实际了。商业循环的典型模式会持续五年,大多数人的预测视野一般只达到一到两个商业循环。除了商业的自然循环外,经济表现还会受到新竞争者、新科技和新的政治形势的影响。同时,所谓“新兴”国家实际上已成长了数十年,爆炸式增长的黄金期已经过去。
新兴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依然十分巨大。直到2000年,新兴市场才开始作为一个整体进步,但目前新兴市场内不同国家的人均收入水平仍很悬殊。继续保持良好增长势头是他们面临的主要问题,如何更好地规划增长路线是困难的,但有些因素是增长必需的:允许产品、人才、资金流通的自由市场;鼓励储蓄、确保银行能为生产型投资提供借贷;增强法律建设、保护知识产权;以低预算和贸易赤字来稳定经济;吸纳国外资本,特别是携带技术的资本;改善基础建设和学校教育等。
因此,不是所有新兴市场都具有投资价值,要定义具有投资爆发力的新兴国家,关键是要对这些国家的经济、政治等有深刻理解。如果印度能在科技产业而不是政策倾向严重的矿业和房地产业投入更多,那就表明其治理腐败是有成效的。如果泰国能处理好国家各区域关系,也将为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作者系摩根士丹利全球新兴市场股票投资部董事总经理拉奇尔·莎尔曼 贺艳燕 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