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调查·产业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期货
  • A7:市场·观察
  • A8:市场·调查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B81:信息披露
  • B82:信息披露
  • B83:信息披露
  • B84:信息披露
  • B85:信息披露
  • B86:信息披露
  • B87:信息披露
  • B88:信息披露
  • B89:信息披露
  • B90:信息披露
  • B91:信息披露
  • B92:信息披露
  • B93:信息披露
  • B94:信息披露
  • B95:信息披露
  • B96:信息披露
  • B97:信息披露
  • B98:信息披露
  • B99:信息披露
  • B100:信息披露
  • B101:信息披露
  • B102:信息披露
  • B103:信息披露
  • B104:信息披露
  • B105:信息披露
  • B106:信息披露
  • B107:信息披露
  • B108:信息披露
  • B109:信息披露
  • B110:信息披露
  • B111:信息披露
  • B112:信息披露
  • B113:信息披露
  • B114:信息披露
  • B115:信息披露
  • B116:信息披露
  • B117:信息披露
  • B118:信息披露
  • B119:信息披露
  • B120:信息披露
  • B121:信息披露
  • B122:信息披露
  • B123:信息披露
  • B124:信息披露
  • B125:信息披露
  • B126:信息披露
  • B127:信息披露
  • B128:信息披露
  • B129:信息披露
  • B130:信息披露
  • B131:信息披露
  • B132:信息披露
  • B133:信息披露
  • B134:信息披露
  • B135:信息披露
  • B136:信息披露
  • B137:信息披露
  • B138:信息披露
  • B139:信息披露
  • B140:信息披露
  • B141:信息披露
  • B142:信息披露
  • B143:信息披露
  • B144:信息披露
  • B145:信息披露
  • B146:信息披露
  • B147:信息披露
  • B148:信息披露
  • B149:信息披露
  • B150:信息披露
  • B151:信息披露
  • B152:信息披露
  • 本轮金融改革从哪里突破
  • 在短期波动中牢牢把握住长期趋势
  • 神州租车赴美IPO哑火的警示
  • 中国为什么不出乔布斯?
  • 融资偏好短期化凸显实体经济信心不足
  • 立顿茶的健康时尚形象倒塌了
  •  
    2012年4月27日   按日期查找
    6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6版:观点·专栏
    本轮金融改革从哪里突破
    在短期波动中牢牢把握住长期趋势
    神州租车赴美IPO哑火的警示
    中国为什么不出乔布斯?
    融资偏好短期化凸显实体经济信心不足
    立顿茶的健康时尚形象倒塌了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在短期波动中牢牢把握住长期趋势
    2012-04-27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程实

      面对纷繁复杂、瞬息万变的经济、金融环境,人们往往容易被“短期变化”所左右,而未能对“长期趋势”时刻保有清醒、全面和理性的认识。而事实上,观察国际经济、中国经济、股市走势,无论是感性判断还是理性判断,最终起决定作用的,不是短期变化,而是长期趋势。

      程实

      15年前,天才导演詹姆斯·卡梅隆执导的好莱坞大片《泰坦尼克号》风靡全球;今年4月,用高科技手段重新制作的《泰坦尼克号(3D版)》再掀怀旧热潮。在一个娱乐快餐化、口味多样化、评论苛刻化的新观影时代,明显炒冷饭的《泰坦尼克号(3D版)》却收获了意料之外的高票房和好口碑,这看上去多少有些匪夷所思。是“3D”成就了老片枯木逢春吗?其实不然。《泰坦尼克号(3D版)》的讨喜之处,以笔者之见,不在于“3D”的新变化,而是因为这部爱情片吸引观影者的那些长期特质始终还在那里。

      观影者都是聪明的,再绚丽的新变化,也不能成为其改变喜好和评判的根本要素。这是一种感官本能,只是这种感官本能却并不适用于经济世界和金融市场里的理性判断。实际上,面对纷繁复杂、瞬息万变的经济、金融环境,人们往往容易被“短期变化”所左右,而未能对“长期趋势”时刻保有清醒、全面和理性的认识。

      为此,在笔者看来,凯恩斯给世人最大的误导恰恰来自其最著名的言论:“在长期中,我们已经死了”。凯恩斯的本意,在于提醒处于大萧条中的人们,别坐等实体经济自我修复,应相机抉择,用宏观政策促进经济增长。今天世人身处主权债务危机不断演化的背景之中,如果习惯性地过高关注一系列短期变化而忽视长期趋势的稳定性,往往容易产生朝秦暮楚的判断逆转,在过多、过频、过乱的短期变化中陷入“乱花渐欲迷人眼”的长期研判误区。这种研判误区,在国际、国内经济走势研判的几大领域已初现端倪。

      其一,研判美国经济走势,对于近期高频经济数据连续“弱于预期”的短期变化给予较多关注,而忽视美国经济处于明显复苏周期的长期趋势。4月以来,美国经济的数据表现并不理想,4月费城制造指数半年来首现负增长,消费者信心指数连续第二个月下降至69.2点,3月耐用品订单也远逊于预期。这让市场对美国经济走向充满担忧,甚至有业内人士认为美国经济已重现疲态。其实,虽然高频数据连续表现乏力,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今年美国经济周期性领跑的相对强势,也未改变美国经济未来几年持续复苏的长期趋势。研判美国经济,在看到高频数据走弱短期变化的同时,更应把握中期和长期趋势方面的两个事实:一是自去年10月至今年3月,美国经济连续六个月处于超预期反弹的强劲路径之中,已积累了较强的复苏动能。二是根据IMF4月的最新预测,美国经济今年有望增长2.1%,较去年提速0.4个百分点,而全球经济、发达市场和新兴市场同期都呈现出增长率下滑的态势。此外, IMF还预测,2013年至2016年,美国经济增长预估值为2.37%、2.91%、3.32%和3.51%,处于明显的上升通道。

      其二,研判中国经济走势,市场对于近期经济增长减速的短期变化给予了较多关注,而忽视了中国经济增长质量不断提升、经济地位有望实现历史性赶超的长期趋势。年初以来,中国经济数据呈现出较为明显的降温趋势,一系列短期变化让部分市场人士对中国经济产生了较大担忧,甚至有外媒认为中国经济将在内忧外困之中陷入发展停滞的泥沼。这种唱空中国经济的观点明显受到了增长减速“短期变化”的误导。一方面,增速放缓是中国经济力求结构调整的主动作为,另一方面,增速放缓并未改变中国经济增质提高、不断崛起的长期趋势。增长质量的提高体现为内生增长动力的不断增强和居民财富与消费的长期增长。此外,自主放缓后的中国经济增速依旧长期高于全球经济平均增速和新兴市场平均增速,这为中国经济持续崛起奠定了物质基础,根据IMF的最新预测,今年中国GDP的全球占比有望达到14.988%,较2011年上升0.666个百分点,而且此后数年,这一指标还将继续上升,到2017年,这一指标可能升至18.306%,有望超过美国的17.738%,实现规模全球领先的历史性超越。

      其三,研判中国股市走势,对于反弹未能有效延续的短期变化给予了较多关注,而忽视了有助于中国资本市场长期繁荣的几大长期利好。沪深股市年初一改去年的颓势,呈现出阶段性反弹态势,但随着市场对中国经济宏、微观两个层面短期降温担忧的日益加重,股市在震荡之中未能延续反弹的惯性,却呈现出升势受阻的短期态势。这种短期态势、夹杂着一系列短期不确定因素,让市场对中国资本市场走势的未来预判偏向谨慎和保守。

      在笔者看来,尽管中国资本市场的短期走势依旧充满变数,但如将眼光放宽至更远的未来,长周期繁荣依旧可期。全球经济和中国经济的长期演化特征给中国资本市场提供了三重长期助力:首先,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美国经济的可持续复苏和中国经济的稳健增长让全球经济呈现出“双头驱动”的长期特征,这既为全球经济进入上行通道上了“双保险”,还进一步增强了全球要素流动的驱动力,全球资本在中美两大增长极间的循环流动将为中国资本市场长期走强提供金融助力。其次,全球货币环境在未来较长时期内将趋向宽松,尽管近期市场人士普遍认为美国QE3推出的可能性正不断下降,但笔者以为,在美国政策工具进一步多样化、且美国基准利率长期处于零水平的背景下,QE3的推出与否已经不再重要,作为美国经济长期复苏的核心保障之一,超宽松货币基调已确立,且不会轻易改变,而伴随着通胀威胁的解除,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货币环境正不断改善,这将为中国资本市场长周期繁荣创造良好的货币环境。最后,中国经济地位的不断上升及可能出现的历史性超越,将为中国资本市场长周期繁荣创造历史机遇。

      总之,3D的罗斯并不比2D的罗斯更美,但无论如何,罗斯很美。无论是感性判断还是理性判断,最终起决定作用的,不是短期变化,而是长期趋势。

      (作者系金融学博士 宏观经济分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