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调查·产业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期货
  • A7:市场·观察
  • A8:市场·调查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B81:信息披露
  • B82:信息披露
  • B83:信息披露
  • B84:信息披露
  • B85:信息披露
  • B86:信息披露
  • B87:信息披露
  • B88:信息披露
  • B89:信息披露
  • B90:信息披露
  • B91:信息披露
  • B92:信息披露
  • B93:信息披露
  • B94:信息披露
  • B95:信息披露
  • B96:信息披露
  • B97:信息披露
  • B98:信息披露
  • B99:信息披露
  • B100:信息披露
  • B101:信息披露
  • B102:信息披露
  • B103:信息披露
  • B104:信息披露
  • B105:信息披露
  • B106:信息披露
  • B107:信息披露
  • B108:信息披露
  • B109:信息披露
  • B110:信息披露
  • B111:信息披露
  • B112:信息披露
  • B113:信息披露
  • B114:信息披露
  • B115:信息披露
  • B116:信息披露
  • B117:信息披露
  • B118:信息披露
  • B119:信息披露
  • B120:信息披露
  • B121:信息披露
  • B122:信息披露
  • B123:信息披露
  • B124:信息披露
  • B125:信息披露
  • B126:信息披露
  • B127:信息披露
  • B128:信息披露
  • B129:信息披露
  • B130:信息披露
  • B131:信息披露
  • B132:信息披露
  • B133:信息披露
  • B134:信息披露
  • B135:信息披露
  • B136:信息披露
  • B137:信息披露
  • B138:信息披露
  • B139:信息披露
  • B140:信息披露
  • B141:信息披露
  • B142:信息披露
  • B143:信息披露
  • B144:信息披露
  • B145:信息披露
  • B146:信息披露
  • B147:信息披露
  • B148:信息披露
  • B149:信息披露
  • B150:信息披露
  • B151:信息披露
  • B152:信息披露
  • 本轮金融改革从哪里突破
  • 在短期波动中牢牢把握住长期趋势
  • 神州租车赴美IPO哑火的警示
  • 中国为什么不出乔布斯?
  • 融资偏好短期化凸显实体经济信心不足
  • 立顿茶的健康时尚形象倒塌了
  •  
    2012年4月27日   按日期查找
    6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6版:观点·专栏
    本轮金融改革从哪里突破
    在短期波动中牢牢把握住长期趋势
    神州租车赴美IPO哑火的警示
    中国为什么不出乔布斯?
    融资偏好短期化凸显实体经济信心不足
    立顿茶的健康时尚形象倒塌了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神州租车赴美IPO哑火的警示
    2012-04-27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余丰慧

      ⊙余丰慧

      

      被寄予“中国租车第一股”厚望的神州租车前天突然宣布赴美IPO暂停。而原本按照计划,神州租车将于4月26日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回想起来,神州租车的赴美上市真是一路坎坷。自今年1月19日赴美IPO信息曝光后,先后经历了增加承销商,突然更改登陆地点和融资额度等几番折腾。而因为中资企业正经历着在海外市场备受挫折的低潮期,市场各方因此对神州租车寄托了多种期待,希望能借此扭转海外市场对中资上市企业频繁猎杀的局面,能给中资企业赴海外上市带来一些信心和希望。然而,神州租车IPO突然“哑火”,无疑又给拟准备赴海外上市的企业当头一棒,给已在海外上市的中资企业又蒙上一层阴影。

      信心满满的神州租车赴美IPO突然“哑火”,原因究竟何在?

      有专家分析认为国际经济环境不佳,投资者投资意愿不高所致。笔者认为,这个原因恐怕站不住脚。无论如何,当前的美国经济比2010年中资企业赴美上市热潮高涨时要好得多。美国经济复苏步伐正在加快,最新消息是,美国提高了经济增长的预期。又有分析认为,神州租车定价偏高,吓退了投资者。这个理由也不充分。经过几度调整后的神州租车发行价区间为10.5美元到12.5美元,比起2010年赴美上市热潮时的定价,并不算高。

      神州租车赴美IPO突然“哑火”的最根本原因,笔者认为是中资企业赴美等海外上市的信誉、信用还远未恢复,某些在海外市场因造假、违规、失信等行为而退市的中资企业,使得美国等海外投资者产生了深深的疑惧心理,在这样的情形下,中资企业赴美上市根本“卖不上价”。在神州租车“哑火”前,迅雷去年也曾上演了IPO前夕临时“刹车”一幕。今年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成功在美IPO的中国企业——唯品会上市当天便破发,截至本周二,其股价已较发行价缩水7%。美国市场对中国概念股的疑惧情绪再一次爆发。

      海外市场对中资企业资质的不信任,不仅表现在阻击IPO上,而且对已上市的中资企业猎杀也愈演愈烈。在最近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美国证交会(SEC)针对数家在美上市的中国公司进行上诉追溯。对普大煤业高管损害股东利益的指控;对开元汽车则涉嫌操纵股价,人为制造其股票交易活跃假象的咎责。本周一,SEC再次指控一家中国公司—中国能源科技虚报核心资产价值等等,矛头所指,基本上都是财务造假、损害投资者利益。在这种环境和氛围下,中资企业赴美上市想免遭池鱼之殃,实在很难。

      可以说,神州租车赴美IPO“哑火”,是在为2010年中资企业为了赴美上市不惜财务造假、过度包装、欺瞒投资者等行为买单。海外投资者对中资企业大有“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感觉。这最少给中资企业海外上市两点警示:首先,财务造假、过度包装等行为在海外特别是在美国市场已经根本无法立足,非要硬着头皮去撞运气,只能是“赔了夫人又折兵”。神州租车这次IPO失败的代价是巨大的。为了准备IPO,广告宣传、市场营销,公司在前期投入大量资金,甚至开拓店面为上市“造势”。这或对其未来发展产生一定的压力。

      其次,再不能拿在沪深A股上市的思维去看待美国等海外市场。在美国等海外市场上市,那里只认良好的财务状况和真实的公司业绩。就具体操作而言,在美国也许上市容易一些,但退市也是一夜之间。对这一点,所有中资企业以及高管们都理应保持清醒。

      其实,说到底,中资企业无论国内上市还是外海上市,都只有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地给市场投资者一份真实、可信的业绩,给市场一份经得起检验的财务报表,才能够最终站住脚。我们期待着此后赴美等外海上市的中资企业能脱胎换骨,为中国企业挽回信誉与信用。

      (作者系资深财经评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