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周鹏峰 ○编辑 朱绍勇
作为中国唯一一家全球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中行行长李礼辉坦言短期内中行资本压力不大,今年也无股权融资安排,但长期中行乃至中国银行业仍面临一定的资本补充压力。
李礼辉是在昨日举办的“2012金融改革与创新高级论坛”做出上述表述的。2011年11月,G20戛纳峰会批准了首批29家全球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名单,其中中行是我国乃至新兴市场国家唯一列入这一名单的机构。
对中行来说,入选全球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从积极的方面看,可获得更多关注,提升市场认可度及对投资者的吸引力,提升国际话语权,可更充分地发挥国际化、多元化的优势;但中行也将因此面临更大的资本压力、更多的合规成本、更高的管理要求和更强的同业竞争。
以资本压力而言,根据巴塞尔委员会的要求,全球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需要在最低资本要求的基础上,以普通股权一级资本方式提供1%-3.5%的附加资本,附加资本要求2016年开始实施,存在三年的过渡期,2019年开始正式实施。
“对于中行而言,这一资本要求与银监会的监管要求是一致的,我们短期内的资本压力不大,今年也没有从资本市场进行股权融资的安排。但长期来看,中行乃至整个中国银行业仍面临一定的资本补充压力。”李礼辉坦言。
以2010年数据为例,29家全球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资本充足率均值为15.49%,同期工、农、中、建四大行平均资本充足率为12.51%,与国际主要同业的资本实力存在明显差距。且国内银行业资本补充的渠道相对有限,主要依靠以利润留存为主的内生性资本补充机制。因此,李礼辉认为随着业务的持续发展,资本补充压力必将进一步提高。
为了促进全球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与国际同业同台竞技,李礼辉建议国家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的发展,推动商业银行创新资本工具;加快国内资产证券化进程,有序扩大直接融资比重,降低银行的资本占用;充分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并结合中国国情,引导中国银行业走“轻资本”的发展道路。与此同时,银行自身也需积极适应监管要求,完善银行全球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治理框架,优化资本管理机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