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摩根大通近期亏损数十亿美元的“伦敦鲸”事件,与以往的巴林银行、法国兴业银行的交易员个人操作导致的巨亏案例完全不同。如果一定要类比的话,他的性质更加类似于当年的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破产、或是2008年美国次贷市场突然崩塌。
这是一个在“风险控制严密”的公司体系中,“执行几无重大失误”的交易流程中发生的巨亏事件。因此,这个事件尤其值得整个行业重视和反省——因为他的爆发,恰好说明了整个金融行业在风险控制、对冲,乃至衍生品投资上存在“基础理论层面”的重大失误。
⊙本报记者 周宏
“伦敦鲸”的操作策略
根据外电报道,“伦敦鲸”所在的摩根大通驻伦敦的交易团队(CIO办公室)实质上是一个从事“风险管理和对冲”的交易团队,而并非是单纯以盈利为目标的自营团队。概括说,这个交易团队的主要任务是为摩根大通的风险投资资产,在未来可能遭遇的“黑天鹅”风险事件做对冲。
众所周知,任何一个商业银行的客户负债(一般是存款)和贷款运用都不可能完全平衡。因此,多余的银行负债往往被用作证券投资,摩根大通也是如此,近年其用于各类高等级债券的累计规模达到3600亿美元。
而为了管理所投资的巨量债券在持有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风险,同时避免经济一旦突然恶化导致的“压力损失”,摩根大通的交易团队被安排投资了一系列的金融衍生品进行对冲。这个对冲策略运行多年一直有效。
而在2012年初,这个使用了多年的策略,由于种种原因突然失效了。失效的说法有几个,一种说法是,摩根大通原来进行的跨期操作,由于市场原因无法继续,导致其头寸转为单向交易头寸。另一种说法是摩根大通更换了风险的计算模型,导致了组合投资失误。第三种说法是监管规则的更改和市场表现的突然变化。
总之,这种失效导致了摩根大通不得不对其持仓和策略进行重大调整,而这个事件被市场所发现,于是,各路资金开始狙击这个“身体庞大、运动缓慢”的“鲸鱼”,摩根大通的亏损开始放大。整个过程就好像渔民在沙滩上捕猎行动迟缓的鳄鱼一样。
“病症元凶”何在?
与以往类似事件的报道路数一样,这次,西方媒体再次把“攻击焦点”集中于个人身上,这次是一个绰号为“伦敦鲸”的摩根大通交易员身上,也有大量评论批评摩根大通“风险控制失误”,等等。但是,目前的迹象显示,这些评论或许是草率的。
首先,从目前来看,并没有绝对确凿的证据证明摩根大通的交易团队出现了操作失误。尽管摩根大通的CEO在对外沟通会上,提及了“在险价值”计算模型在交易亏损期间发生的更改,但也无法确认,这一定是交易失误的主要原因。加之,该模型本身只是一个风险的估算模型,并不能为所有的“交易失误”买单。
其次,即便出现了失误,也很难确定这个失误一定是可以避免的。当市场发生突变的时候,各类投资自然会发生损失。鉴于类似的投资策略和思想在华尔街投行中普遍使用,似乎很难断定,哪怕从来一次,摩根大通的团队会做得更好。
其三,如果不对冲这些资产,有什么其他更好的替代方案?难道放任这些风险不对冲?或是以极其高额的代价进行更为稳妥的对冲操作?或者是放弃流动性要求?我们不知道相关市场的具体情况,因此也无从下判断。
现代金融的“内生绝症”?
换一个角度来说,摩根大通遭遇的问题,或许和1998年的长期资本管理公司、2008年的诸多被次贷危机“熔化”的金融机构一样,带有相当的“宿命”特征。
从表面上说,这些操作可以认为是交易团队在某个策略或某个判断上出现的巨大失误。但从深层次上说,这反映了当金融衍生品市场规模日益庞大,并日益成为整个金融体系的核心要素后,整个市场的不确定性急速扩大的过程。
某种程度上说,只要参与了“高度不确定”的衍生品业务,所有参与机构都可能被迫要接手“风险估计非常粗疏”、“市场波动难以预计”的巨大瑕疵。在某个时候,投资这些资产的风险是无法完全控制的,比如目前的摩根大通。
但要完全规避这个风险,事实证明,对于现代金融机构可能是难度极大的,甚至是没有可能的。
这对正在进行创新的国内金融机构来说,或许是值得更深层次反思的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