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观点·专栏
  • 5:公司
  • 6:市场
  • 7:市场趋势
  • 8:公司巡礼
  • 9:开市大吉
  • 10: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1:信息披露
  • 12:圆桌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周刊
  • A3:基金周刊
  • A4:基金周刊
  • A5:基金周刊
  • A6:基金周刊
  • A7:基金周刊
  • A8:基金周刊
  • A10:基金周刊
  • A11:基金周刊
  • A12:基金周刊
  • A13:基金周刊
  • A14:基金周刊
  • A15:基金周刊
  • A16:基金周刊
  • “伦敦鲸”搁浅的市场启示
  • 创新不会
    “一蹴而就”
  • 我们的未来
  • 最近成立的十家偏股基金
  •  
    2012年5月21日   按日期查找
    A4版:基金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 A4版:基金周刊
    “伦敦鲸”搁浅的市场启示
    创新不会
    “一蹴而就”
    我们的未来
    最近成立的十家偏股基金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创新不会
    “一蹴而就”
    2012-05-21       来源:上海证券报      

      ⊙本报记者 周宏

      

      近期,基金行业最喜欢谈论的是上海基金公司的崛起。今年以来,把握了沪深300ETF和债券创新品种的机遇,注册在上海的基金公司的资产管理规模迅速扩大,并开始受到业界的瞩目。这是过去几年所没有的事情。

      有深圳的机构认为:“这是上海的政策和创新氛围特别宽松所致”。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似乎并不一定能如此表述。

      回顾过去,京、沪、深三地的市场和政策环境长期各异,但创新的龙头却一直在变化。无论是过去14年的发展过程,还是2008年之后,深圳、北京、上海的机构创新风气一直在轮换。时而深圳、时而北京,到了2012年,终于上海的机构开始脱颖而出。这难道一定是上海的氛围近几年表现得最好吗?

      过去几年,市场还在讨论,上海的基金公司为何难以做大,难道一夕之间上海的氛围成了国内最好的了?这个说法不客观。

      创新的机遇需要政策氛围,更重要的还在于基金公司这个个体能否发挥能动性。我们可以发现,过去几年创新的主要力量都是国内几个大公司,以及国投瑞银、华泰柏瑞这样的中型公司承担的,这表明,创新的核心驱动力仍然是人。

      通过观察近期一些基金公司通过创新获得快速发展的历程,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首先,要坚持走创新的路子。在当前的中国基金界,最能获得业务突破的依然是创新。中国的市场有空前的流动性,中国的公募及基金产品目前还比较雷同、传统,创新的空间还是很大的。在目前转型的经济和市场环境中,创新仍是最重要的发展方向。

      其次,创新需要坚持。在国内创新的成功案例(或不成功案例)显示,成本是极高的,难度也是极大的。从产品酝酿到各级关系协调,再到最终千辛万苦一朝推出,需要很长的时间和很多波折,需要较大的财力、决心和极大的耐心支撑。没做好足够思想准备的公司,创新的路一定走不下去。

      其三,创新的投入重点是人。与设备相比,创新的核心投入其实是人。创新的核心竞争力是人,而且不是一个人,是一群人。有热情、有能力、有决心、有坚持的团队,才是创新的真正载体。找到这样的人,或是培养这样的人,是希望创新的基金公司老总们应该思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