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恩泽
虽说欧盟各国领导人都在积极斡旋,为将希腊挽留在欧元区尽最大的努力,但希腊政局风云跌宕,难产中的新政府难以兑现紧缩财政支出的承诺,希腊主权债务违约风险仍在增大。希腊人自己似也在“备战”退出欧元区了,仅5月14日这天,希腊储户就从本地银行提取了高达7亿欧元的存款。因此,为希腊退出欧元区准备“后事”不能不被提到各国议事日程上来。对中国来说,现在需要的是做足功课,采取实实在在的行动,以及时应对希腊一旦退出欧元区而将引爆的莫测风险。
首先,千万不能麻痹。不错,希腊是一个小国,中国对希腊的贸易量占比很小,也几乎没有购买相关的希腊债务,单论希腊一个国家,退出欧元区,对中国经济影响似乎不大。但是如果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引起欧元区其他国家的连锁效益和蔓延恐惧,特别财政纪律松弛是南欧一些国家的通病,由此可能滋长的违约风险,对市场整体会有深远的影响。此外,如果欧元区出现大的动荡,世界经济的复苏将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中国难以独善其身。我们不能没有防备。
欧洲是中国的主要出口地,一旦欧债危机再度升级,欧洲贸易会继续收窄,势必重创中国的出口,进而进一步拖累中国经济增长。事实上,自2009年底欧债危机爆发以来,中国对深陷欧债危机的“南欧五国”累计出口降幅已近40%。在近期的广交会上,来自欧盟的贸易机构与个人以及成交量,均已出现不小幅度的下滑。在资金供应方面,随着欧洲银行的进一步去杠杆化,信贷资金势必大批撤回欧洲,加大存款准备金率,以便救急。若欧债危机继续恶化,将拖累全球金融市场,最终影响亚太区的股市,势必也殃及中国。有估计认为,在欧债危机的冲击下,中国经济在今年二季度可能继续下行, GDP同比增长将由一季度的8.1%下降至7.6%。
其次,要针对希腊退出欧元区对中国经济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作好应急预案。希腊真要退出欧元区,会有一个明确的时间表,或有明显的经济征兆,不会在一夜之间退出。国家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希腊经济的景气监测,密切关注其动态,同时在贸易、金融、外汇等方面作好顶层设计,包括深入研究各经手合同所能适用的法律,尽力搜集每一个有利于我方的法律依据,通过对冲交易降低亏损风险,做到“水来土掩”,努力化解危机,将希腊“脱欧”对中国经济可能带来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比如,希腊“脱欧”对中国最大的冲击就是欧元贬值。为应对欧元贬值狂潮,就要适当减持欧元债券。截至今年2月,中国持有美国国债共计1.1789万亿美元,较今年1月末的1.1662万亿美元增持127亿美元。这其中是将一部分欧元债券转换成美元债券。欧元债券的偿还能力,依赖未来欧元区的经济增长,以目前欧洲经济的增长情况来看,过多持有欧元债券,风险的确较大。因此,逐月适当减持欧洲债券,也是应对希腊“脱欧”危机的有效之举。
再次,利用中国的影响力促进欧洲稳定。按照国际经济学家们的估计,眼前希腊还没有非要退出欧元区的底线,特别是新上任的法国总统奥朗德与德国总理默克尔的首次会晤看似还融洽,德法“情侣关系”可望持续,这对解决欧债危机是个积极信号。中国要抓住这一契机,打出几张好牌,加大中国在欧洲的影响。
另一方面,中国也需要借助欧元区的力量来抗衡美、日等其他力量。目前正是加紧与欧盟谈判,获取战略平衡的最佳时机,如果欧元区能放开对中国的高科技产品出口,并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那将为我国与美、日的谈判增加筹码。此外,中国还可借此机会加大对欧洲“走出去”的力度,通过管理、技术和服务的升级提升国内的产业结构。
还有,“抄底”正当其时。按照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新援助开出的条件,限令希腊在2015年前筹得500亿欧元。希腊甩卖国有资产,对有志进军希腊和欧洲市场的中资企业,应该是个好机会。今年4月希腊国务部长潘布克斯到访中国,主题之一就是招商引资,热忱欢迎中资企业购买希腊资产。但在国际市场抄底,特别是在眼下被债务危机折腾得够呛的希腊抄底,去买技术,买战略资源,或者投资一些成长性跨国公司,难度很不小,就像要赶上末班火车的最后一节车厢一样可遇而不可求。要算准时机,同时还要有灵活的退出机制,绝不能抱有“背靠欧盟好乘凉”的侥幸心理。如果应对不慎,那就要“抄底不成反被困”了。
(作者系晶苏传媒首席分析师,财经媒体专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