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企业家到学者
⊙记者 朱宇琛 ○编辑 王晓华
从成功的企业家到学者,梁建章的进退自如是很多人的梦想。
与很多老板风格不同,梁建章在媒体面前比较内敛,但却愿意正面回应问题。即使谈及竞争对手,他也直接点出对方的名字,而不是用外交辞令式的“有些企业”。这样的干脆,目前恐怕只有在线旅游类的公司才能具备。大家都直来直去,亦敌亦友。
但说到自己,他则一如记者预期中的低调。三言两语,轻轻带过。他说自己喜欢桥牌,喜欢看经济类、自传类的书。最欣赏的品质是无私,执着,最不认同的是短视。人生理想是“追求真理”。访谈中,记者问梁建章更希望自己被外界定位为学者还是企业家。这个并不复杂的问题他却犹豫了很久,最后给出的答案也模棱两可。而在谈到“学者”这个称谓时,他甚至还显得有些羞涩。
但他对自己五年来的研究成果很有信心。此番“重出江湖”,他带来的正是五年磨一剑的新书《中国人真的太多了吗?》,其博士论文的一部分成果就体现在这本书里。“过去对于人口问题的探讨主要从社会学的角度进行,现在我从经济学的角度切入,分析为什么现在多生一个孩子对中国未来20年、30年是好的。这应该是比较新的角度。”梁建章说。新书也不能完全算学术著作,他希望能够把学术的问题大众化。“中国不是人太多了,而是未来孩子太少了。人口结构的剧烈变化将对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梁建章写道。
他在书中举了一个例子。2010年大学同学聚会时,梁建章碰到一位在浙江开办服装企业的老同学。当梁建章问起企业发展前景时,该同学说中国的人口走向实在令人沮丧。找不到年轻工人还是小事,问题是现在他做的是10岁左右少男少女的服装,但这却是一个夕阳产业。青少年的数量每年迅速减少。如果计划生育政策的修改还在讨论,他过几年就要改做中老年服装了。
这个话题看上去和他的携程创业经历毫无关联。但在前言中,他透露了其间的深层联系。“经济界早有共识,一个国家的竞争力,就像一个企业,最终取决于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而我在研究中还发现,对于中等以上发达国家,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和一个国家年轻人口的比例是密切相关的。当一个国家的人口老化时,最适合创业和创新的年轻人不仅数量减少,而且能力也会下降,这是因为这些年轻人在老化的社会和企业中得不到足够的晋升机会,缺少历练机会和人脉关系。”
这段话很容易让人联想到1999年底,梁建章创立携程的经历。当时他负责甲骨文中国区应用咨询业务两年,“每天只需3小时就能完成日常工作”,因此逐渐失去了挑战性。彼时,全球互联网创业的热潮扩散到中国。他是在美国互联网起飞的时候离开美国的,当时他就认为,像自己这样的人应该在中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一年后机会来了,他和季琦、沈南鹏、范敏四个人开始创业。那一年,他们中年龄最大的也没有超过3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