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广告
  • 4:焦点
  • 5:产经新闻
  • 6:财经海外
  • 7:观点·专栏
  • 8:公司
  • 9:公司纵深
  • 10:产业纵深
  • 11:专版
  • 12: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1:市场封面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期货
  • A7:数据
  • A8:市场·观察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T1:汽车周刊
  • T2:汽车周刊
  • T3:汽车周刊
  • T4:汽车周刊
  • T5:钱沿周刊
  • T6:钱沿周刊
  • T7:钱沿周刊
  • T8:钱沿周刊
  • 东海证券:
    增配利率敏感型行业
  • 医疗保健板块
    值得关注
  • 股改尚未完胜 关注战略资金入市
  • ■行业报告
  • ■最新评级
  • 农林牧渔整体估值有 压力
    养殖饲料子行业或有机会
  • 经济数据预期不佳 观望情绪再度抬头
  •  
    2012年7月5日   按日期查找
    A8版:市场·观察 上一版  下一版
     
     
     
       | A8版:市场·观察
    东海证券:
    增配利率敏感型行业
    医疗保健板块
    值得关注
    股改尚未完胜 关注战略资金入市
    ■行业报告
    ■最新评级
    农林牧渔整体估值有 压力
    养殖饲料子行业或有机会
    经济数据预期不佳 观望情绪再度抬头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医疗保健板块
    值得关注
    2012-07-05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丁宁 ○编辑 张亦文

      ⊙记者 丁宁 ○编辑 张亦文

      

      在降低上市公司盈利预期的同时,基金经理正在寻找更具确定性和安全性的投资板块。受访基金经理表示,在经历了前期长时间的调整之后,医疗保健板块整体估值已处较低水平,医药股具备较好的投资价值,是当下混沌行情中较为理想的“避风港”。

      “在新医改以及老龄化等因素推动下,国内被压抑多年的医疗需求将有望出现较快的发展态势,给医疗机构带来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在沪上某基金经理看来,目前“看病难”问题的根源逐渐由“看病贵”向“供给不足”转化,医疗资源的供给瓶颈亟待解决。

      他表示,医疗保险覆盖率的提高将释放老百姓基本的就医需求,长期被压抑的医疗需求将得到释放。医疗产业不仅发展前景广阔,医疗资源还具有不可复制的稀缺性,具备一定的区域垄断性。随着社会高龄化速度逐渐加快,对老年人疾病的医疗保健需求有不断升高的趋势,相关市场领域的需求有望迅速提升。

      该基金经理表示,总体来看,医药生物产业未来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据悉,我国将在风险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创业板、中小板市场等几大方面加大对生物医药产业的财政金融支持力度。生物医药产业“十二五”规划的主要量化目标包括:十二五期间,生物医药产业由中央财政扶持的资金将会从十一五期间的190亿元增加到400亿以上;上述投入预计通过创新药的带动,中国医药工业的产值将有20%以上的增速,逼近4万亿元的规模目标,而2010年中国医药工业总产值是12560亿元。整个医药工业的产值在“十二五”时期占到国家GDP的7%至8%,而2010年这一比例是5%。

      汇添富医药保健基金经理王栩指出,医药板块经历了长时间的调整,整体估值已经下降到了历史较低水平,如果拉长投资周期来看,医药股具备了很好的投资价值。“未来继续看好能够避开降价干扰、有定价权品种的生产企业(包括独家品种和价格敏感性钝化的高端用药生产企业),较少受医改政策影响的子板块(例如医药消费品)以及具有较大发展空间的医疗服务板块,同时回避受招标政策和成本影响较大的普药类企业。”王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