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焦点
  • 5:产经新闻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公司·价值
  • 11:信息披露
  • 12:特别报道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资金·期货
  • A6:市场·观察
  • A7:市场·调查
  • A8:路演回放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92派企业家的激情与理想
  • 构筑人民币“泄洪渠道”时不我待
  • 拆掉那堵无比厚重的墙
  • 根治股市顽疾要害还在定位于“投资市”
  • 审视中国经济应有增长发展两个维度
  • 美国九大银行披露“生前遗嘱”
  •  
    2012年7月6日   按日期查找
    6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6版:观点·专栏
    92派企业家的激情与理想
    构筑人民币“泄洪渠道”时不我待
    拆掉那堵无比厚重的墙
    根治股市顽疾要害还在定位于“投资市”
    审视中国经济应有增长发展两个维度
    美国九大银行披露“生前遗嘱”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构筑人民币“泄洪渠道”时不我待
    2012-07-06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宋健坤

      ⊙宋健坤

      

      在地球的东、西方上周五同时上演了具有历史意义的资本市场的两出大戏。

      在中国,证券会批准了两只港股组合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港股ETF)分别在上海和深圳证交所上市。这两只ETF可直接投资于港股。证监会称,允许投资者将在境外筹集的人民币资金直接投资于A股的投资组合。上述ETF的推出,将使中国内地和香港特区的投资者有史以来首次可直接进入对方股票市场。这是中国政府进一步放开严格控制的资本项目、最终促进人民币国际化长期努力的一项措施。两地资本市场同时都有久违了的积极反应。

      在欧洲,“欧元区领导人经过持续长达14个小时的会议之后就一系列长期讨论的举措达成一致”。“这其中包括承诺最终允许欧元区银行业直接资本重组,以及向没有被纳入救助计划的国家开放欧元区救助基金”。不过欧元区财长会议召集人魏瑟(Thomas Wieser)表示,不在援助计划之列的国家到今年夏季时就可使用规模为5,000亿欧元的欧洲稳定机制(ESM)以及临时性救助基金欧洲金融稳定基金(EFSF)。如此慷慨的决定,令欧洲市场振奋,汇市、股市和债市都对此有相当积极的回应。

      但两者的效果和影响范围,笔者却以为需要从三个角度区别认识,欧元区的泄洪着眼长远利益,对美元的反应要格外警惕,而人民币的泄洪渠道尚未真正打通。

      据报道看,欧元区救助基金的预设总盘子为一万亿欧元,目前达成的协议是“敲定1200亿欧元可动用”,且要“到2013年才能直接用”。但令人关注的是5,000亿欧元的ESM和EFSF资金“今年夏季时就可使用”。这说明欧债本身的风险依然可控,并未恶化到外界所猜测的那种程度,动用5,000亿欧元适用于“不在援助计划之列的国家”,也从另一个方面证明:欧元区国家救助欧债其实只是借口,救助欧元才是目的之所在。

      欧元借助泄洪方式实现的战略目的有两个:一是将成本进一步降低,将成本“增量部分”通过推动下一步全球性“资源涨价”和优势“产品提价”等方式,向下游承接方转嫁;二是借机实现流动性“增量”,为下一步与美元抗衡增加“筹码”。很清楚,欧债危机所反射出的内涵,表明它既是欧元区建立过程中的“强身健体”的过程,又是欧元区“争强博大”的反应。

      美国三大评级机构在关键时刻频发降级信号,在使欧债危机越陷越深的同时,也促使欧元区国家通过不断的“强身健体”的行为,不断增强其“争强博大”的意愿。这当然完全出乎美国的意料,美元原本想借机“泄洪”的想法不能不暂时搁浅。照此逻辑推测,美国下一步很有可能在中东等敏感问题上再加把力,将欧元进一步推下水,借机增加欧元区的发债成本以及整合风险,寻机推出美国的“救助欧元计划”,以实现其“泄洪”的真正企图。这是世人不能不高度警惕的。

      浏览各方的评论,对两只港股组合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的推出评价都很积极,但笔者认为,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人民币至今并未真正建立起其流畅自如的“泄洪渠道”,随着即将来临的新一波全球性流动性“排泄”风暴的来临,中国若不加紧建立“货币池”,并且尽快打通“货币池”的向外“排泄”,一旦随着内部提振经济措施的出台所带来的流动性的增加,其若与外部的“排泄”物相聚,则必然要承接第二次通胀的巨大代价。

      中国资本市场在没有建立起功能健全的“货币池”时,应对通胀的手段,自然是再次拿起“提高三率”的传统方法,将再次选择“提高和加固堤坝”这样的方法。笔者预测:下一次通胀的来临将比上次更加迅猛,而且伴随着全球性的紧缩,所以治理的难度将比上一次更大。对此,我们应有足够的思想准备。

      (作者系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理事,资源安全指数网首席战略分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