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 峥
今年以来,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财务指标运行中有个特殊现象值得关注,那就是主营业务收入增速持续慢于应收账款和产成品资金占用的增速,这突出反映了工业企业销货款回笼不畅的困境。
观察近五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财务指标,凡经济稳定向上增长期间,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速均快于应收账款和产成品资金占用的增速。2007年1至11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27.6%;同年11月末,应收账款和产成品资金占用分别增长18.8%和21.8%,分别低于主营业务收入增速8.8个和5.8个百分点。2010年,在国家政策的强力刺激下,我国经济率先从国际金融危机中复苏。2010年1至11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31.8%,分别高出应收账款和产成品资金占用增速9.4个和20.6个百分点,显示市场需求稳定增长、货款回笼顺畅。
而在经济增长动力减弱,特别是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工业企业财务指标则会出现反常变化,应收账款和产成品资金占用增速均快于主营业务收入增速。在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期间,工业生产急剧下滑。当年1至5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速分别低于应收账款和产成品资金占用增速8.8个和5个百分点,反映出市场需求急剧萎缩。今年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增大,工业企业财务指标同步持续恶化。1至5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速分别低于应收账款和产成品资金占用增速4个和2.4个百分点,货款回笼不畅成为制约工业企业后续生产经营的重要因素。
虽然当前工业企业经营环境严峻,但总体财务指标要好于国际金融危机期间。而在2009年1至2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3.1%,而今年以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尽管放缓,但仍维持两位数的增长,1至5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1.9%。从主营业务收入与应收账款增速差来看,国际金融危机期间要高于当前。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与应收账款的增速差维持在4%左右;而国际金融危机期间则在7%以上,最高值出现在2009年1至2月,达10.4%,这表明当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资金周转要好于国际金融危机期间。再看主营业务收入与产成品资金占用增速差,当前工业企业去库存化较国际金融危机期间顺利。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与产成品资金占用增速差维持在2%左右;而国际金融危机期间增速差在5%以上,最高值出现在2009年1至2月,为14.8%。
因此,尽管事后反思国际金融危机期间国家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可能存在很多后遗症,比如信贷狂飙,投资急剧扩张,物价与房价快速上涨等,但在当时的经济困境下,如果没有4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加上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为经济提供流动性支持,恐怕很难在短期内实现经济复苏,也就无法为当前的经济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创造时间。同样道理,虽然今年二季度GDP增长7.6%,近三年来首次在8%以下,但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运行情况看,却还没有再次利用大规模投资计划并向市场“放水”来稳定经济增长的必要。
工业企业财务指标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经济增长动力转换及运行拐点的变化。其中,主营业务收入与产成品资金占用增速差是非常有用的指标。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进而演变成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财务指标已出现一定程度恶化。2007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与产成品资金占用增速差持续回落,由2007年1至2月的9.3%,持续下降至2008年1至8月的0.5%,反映出市场需求在缓慢萎缩。同样,从去年开始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与产成品资金占用的增速差持续回落,由2011年1至2月的9%,波动回落至2011年1至12月的6.4%。
当前,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去库存化正接近尾声。主营业务收入与产成品资金占用增速差既是反映市场需求变化的重要指标,也是判断工业企业去库存化进程是否结束的重要参考指标。2009年下半年,我国经济率先复苏,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与产成品资金占用的增速差由2009年1至5月的-5%转为2009年1至8月的2.4%,显示工业企业去库存化进程的结束。今年1至5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与产成品资金占用增速差为-2.4%,较1至2月缩小了2.5个百分点,且呈现出缓慢缩小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工业企业去库存化的努力,也表明工业企业去库存化进程即将结束。
综合分析,随着宏观政策的预调与微调,项目投资建设的加快,以及信贷投放的增长,下半年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可能会好转。当前需要重点解决由担保风险或企业过度扩张引发的破产倒闭问题。如果适当放宽企业再融资政策,通过贷款延期或展期,或可缓解一部分企业的周转性资金困难,进而有利于保持企业生产经营以及社会就业的稳定。
(作者系经济学博士,财经评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