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焦点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观点·专栏
  • 12:调查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专版
  • A7:专版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A57:信息披露
  • A58:信息披露
  • A59:信息披露
  • A60:信息披露
  • A61:信息披露
  • A62:信息披露
  • A63:信息披露
  • A64:信息披露
  • A65:信息披露
  • A66:信息披露
  • A67:信息披露
  • A68:信息披露
  • T1:汽车周刊
  • T2:汽车周刊
  • T3:汽车周刊
  • T4:汽车周刊
  • T5:钱沿周刊
  • T6:钱沿周刊
  • T7:钱沿周刊
  • T8:钱沿周刊
  • 通胀指数创新低 存贷增量达年内次高
  • 欧元大幅走弱 金价有望上扬
  •  
    2012年7月26日   按日期查找
    A8版: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上一版  下一版
     
     
     
       | A8版: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通胀指数创新低 存贷增量达年内次高
    欧元大幅走弱 金价有望上扬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通胀指数创新低 存贷增量达年内次高
    2012-07-26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中国工商银行城市金融研究所 上海证券报
      货币供应量增速(2009.1-2012.6)
      贷款增速和新增贷款 (2009.1-2012.6)
      新增贷款结构构成(2010.10-2012.6)
      部分欧洲国家10年期国债收益率走势图
      美元汇率走势图
      全球主要股指走势图
      国际黄金石油价格走势图

      □中国工商银行城市金融研究所 上海证券报

      总策划: 詹向阳 中国工商银行金融研究总监

      兼城市金融研究所所长

      课题组长: 樊志刚 中国工商银行城市金融研究所副所长

      邹民生 上海证券报首席编辑

      课题组成员:马素红、宋玮、罗宁、郭可为

      王婕、赵幼力、王小娥、朱妮、李露、杨荇

      ■国内方面:6月,CPI同比涨幅较上月大幅下降至3%以下,PPI同比增速创三十个月以来新低,通货膨胀压力进一步减弱,实体经济生产性需求出现疲软。当月M1和M2增速双双创下年内最高,新增存贷款均创年内次高,社会融资规模也有所回升,货币政策预调微调效果正在显现,流动性水平较前期得到一定改善。但M1增速依然较低,说明实体经济的回暖尚需时日。

      ■国际方面:当前,欧债危机恶化趋势依然难解,危机国国债收益率维持高位,欧元汇率持续走软,美元日元相对较强。全球股市与原油、农产品等大宗商品市场受6月末欧盟峰会成果、地缘政治以及天气因素等影响一度呈上行态势,但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及美国QE3预期落空对黄金等金属商品形成明显负面影响。展望未来,欧债危机仍存在进一步深化的风险,致使欧债市场、主要货币、全球股指、金价和油价等震荡加剧。

      商品价格:通胀压力持续减弱,生产性需求出现疲软

      6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2%,较上月大幅下降0.8个百分点,这是自2010年7月以来CPI增速首次回落至3%以下,创2010年2月以来新低。伴随6月CPI同比增速的大幅回落,上半年CPI仅比去年同期上涨3.3%,较一季度下降0.5个百分点。6月CPI大幅下行源于翘尾因素与新涨价因素的同时下降:当月新涨价因素为0.8个百分点,较上月下降0.5个百分点;翘尾因素为1.4个百分点,较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在新涨价因素中,食品价格下降是CPI回落的主要原因,当月食品价格同比涨幅回落至3.8%,创两年半以来新低,其中猪肉和鲜菜价格回落尤为明显。自今年4月份开始,CPI环比涨幅一直维持在负区间且逐月下降,6月CPI环比负增长0.6%,为2010年4月以来最低,通胀压力明显减弱。

      6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2.1%,创近三十个月以来新低,其中,权重最高的生产资料出厂价格在大宗商品价格回落的带动下同比下降2.9%,是PPI同比涨幅下滑的主要因素。自今年3月开始,PPI同比增速已经连续四个月呈负增长。当月PPI环比负增长0.7%,环比涨幅连续第三个月下滑。PPI同比和环比数据双双持续下降,既与近期大宗商品价格回落有关,也反映了经济下行过程中实体经济生产性需求疲软。

      展望未来通胀走势,CPI将进一步回落。首先,当前PPI涨幅的回落使上游价格对未来CPI传导的压力有所减轻。其次,未来的翘尾因素将逐月下降。再次,新涨价因素中的食品价格是决定CPI走势的最主要因素,其中猪肉和粮食价格都不具备大幅上涨的基础。最后,受外需不振和企业去库存影响,非食品中的消费品价格还将继续回落,服务价格在劳动力成本上升的推动下将继续上涨,但涨幅会因总需求疲弱而受到限制。综合来看,三季度物价将继续下行,四季度或有小幅回升,回升的高度取决于稳增长系列政策实施的效果。

      社会流动性:货币增速齐创年内最高,存贷增量达年内次高

      2012年6月,我国狭义货币供应量(M1)同比增长4.7%,比5月回升1.2个百分点,为上半年最高;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13.6%,比5月上升0.4个百分点,亦为上半年最高。当月社会融资规模1.78万亿元,分别比上月和上年同期多增6381亿元和6940亿元。流动性水平较前期有所改善,表明货币政策预调微调效果正在显现,但与历史数据相比,M1和M2增速仍在低位水平运行,尤其是M1增速较低,说明实体经济回暖尚需时日。

      6月,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速为16%,较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创2011年9月以来最高;当月新增贷款突破9000亿,达到9198亿元,为年内次高,较上月多增1266亿元,同比多增2859亿元。

      6月贷款新增较多的原因,一是5月18日央行年内第二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有利于提高增强银行信贷供给能力;二是6月份最后两周央行多次进行逆回购操作,全月累计投放流动性近3000亿元,增加了基础货币投放,亦提高了银行信贷供给能力;三是6月7日央行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信贷需求萎靡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但贷款结构并未明显改善。中长期贷款占新增贷款的比重较上月下滑3.3个百分点至30.7%,这与当前固定资产投资需求较为疲弱相关,也暗示着金融机构对“稳增长”项目加大支持力度的效果尚未充分显现。房地产市场近期小幅反弹,带动居民新增中长期贷款连续三个月回升,6月居民中长期贷款增加接近1200亿元,创年内新高;与此对应,企业中长期贷款增长并未出现起色,6月仅增1630亿元,占企业全部新增贷款的25.1%,较上月进一步下滑,实体经济运行情况仍不容乐观。

      6月人民币存款增速12.3%,较上月上升0.9个百分点。当月新增人民币存款2.86万亿元,为年内次高,同比多增9542亿元。今年以来人民币存款增长呈现出明显的“季初搬家、季末冲高”和“月初减少、月末增加”特征,存款波动扩大,稳定性明显下降。6月,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经历了前两周的存款流失之后,月末存款大幅攀升,全月新增存款高达1.8万亿元。目前,银监会按照月末日均来考核银行的存贷比,每季度末、半年末和年终更是重要的考核时点,因此银行冲存款现象依然十分明显,再加上央行于6月7日将存款上浮上限放开至基准利率的1.1倍,对存款回流起到了一定的刺激作用。

      

      银行间市场流动性:资金前松后紧

      6月,公开市场央票到期量90亿元,正回购到期量2800亿元,合计到期资金2890亿元,略高于5月2360亿元的水平。从单周资金到期量看,一至四周分别约为520亿元、810亿元、810亿元和720亿元,分布较为均衡。整体来看,6月银行间市场资金面前松后紧。5月18日,央行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向市场释放近4000亿元资金,银行间市场流动性得到改善,货币市场利率持续走低1个月至6月中旬。

      随着银行季末考核时点逼近,商业银行间对存款的争夺升级,6月下旬银行间市场资金再度紧张。6月21日银行间同业拆借7天加权利率一度高达4.41%。为缓解流动性紧张,央行于最后两周重启逆回购操作,全月共向公开市场净投放资金2910亿元,但仍不改市场利率上行趋势。当月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为2.72%,较上月上升0.53个百分点,质押式债券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为2.81%,较上月上升0.58个百分点。

      

      人民币汇率:境外市场延续贬值预期

      6月,在国际外汇市场上美元先跌后升的背景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呈现先升后贬走势,总体围绕6.32双向波动。当月人民币即期汇率相对于中间价的波幅较5月显著扩大,在6月21日前后一度逼近1%的波幅上限。截至6月29日,在岸人民币(CNY)兑美元即期汇率中间价为6.3249,较上月末小幅升值0.17%。

      从海外无本金交割远期外汇交易(NDF)市场看,自今年3月中下旬开始,人民币贬值预期逐渐增强,NDF报价持续上升,6月份NDF一年期报价始终徘徊于6.42左右,反映投资者预期1年后人民币贬值超过1.5%。

      从境内外市场的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来看,在6月份的21个交易日中,仅有4个交易日离岸人民币(CNH)兑美元报价低于CNY,其余时间段CNH均高于CNY,反映了离岸市场人民币的走势较境内市场更加疲弱。与在岸市场相比,离岸市场由于参与者众多,汇率形成机制更为成熟,因此离岸市场即期汇率报价相对于同期在岸市场报价的高低往往也预示着未来一段时间在岸市场汇率的走势变化。

      从银行代客远期结售汇情况看,5月我国银行代客远期结汇金额已连续两个月小于售汇金额,为净售汇53亿美元,逆差规模较上月的18亿美元有所扩大,创该数据公布以来的最大逆差,亦反映出市场对人民币贬值的预期有所增强。

      

      股票市场:沪深两市创二季度单月最大跌幅

      继5月上证综指收阴之后,6月份沪深两市依然表现惨淡,上证综指报收2225.43点,较月初下跌146.80点,跌幅6.19%;深成指收于9500.32点,较月初下跌641.09点,跌幅6.32%,纷纷创下二季度最大单月跌幅。投资者热情受到极大影响,当月除6月18日至21日一周净流入金额42亿元,其余三周均出现大额净流出。在6月最后一周,净流出资金达到841亿元,创下三个月以来单周新高。6月全月证券账户资金净流出近1967亿元。截至6月末,国内证券公司经纪业务客户证券账户的交易结算资金余额已由月初的8103亿元降至6081亿元。截至6月29日,我国持仓A股数为5662.78万户,连续第六周环比下滑,也是自去年3月底以来的最低;A股账户持仓比例萎缩至34.1%,创2008年以来新低。无论从持仓账户数还是持仓比例看,A股市场均处于今年以来较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