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焦点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观点·专栏
  • 12:调查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专版
  • A7:专版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A57:信息披露
  • A58:信息披露
  • A59:信息披露
  • A60:信息披露
  • A61:信息披露
  • A62:信息披露
  • A63:信息披露
  • A64:信息披露
  • A65:信息披露
  • A66:信息披露
  • A67:信息披露
  • A68:信息披露
  • T1:汽车周刊
  • T2:汽车周刊
  • T3:汽车周刊
  • T4:汽车周刊
  • T5:钱沿周刊
  • T6:钱沿周刊
  • T7:钱沿周刊
  • T8:钱沿周刊
  • 通胀指数创新低 存贷增量达年内次高
  • 欧元大幅走弱 金价有望上扬
  •  
    2012年7月26日   按日期查找
    A8版: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上一版  下一版
     
     
     
       | A8版: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通胀指数创新低 存贷增量达年内次高
    欧元大幅走弱 金价有望上扬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欧元大幅走弱 金价有望上扬
    2012-07-26       来源:上海证券报      

      危机应对迈出新步伐,欧债恶化趋势仍难解

      2012年6月以来,欧债危机进一步向长期化和复杂化发展,西班牙、意大利接替希腊成为欧债新的风险点。虽然危机短期出现严重失控的可能性不大,但关乎解决方向的欧盟一体化进展仍阻力重重。截至7月20日,西班牙、意大利10年期国债收益率较6月初分别上升73.7和42.7个基点至7.3%和6.2%,希腊、葡萄牙10年期国债收益率虽较6月初分别下降495.7和142.8个基点,但仍维持在25.6%和10.5%高位水平。

      近来欧盟及成员国在解决债务危机方面迈出了以下步伐:一是建立“防火墙”并加大援助资金运用的灵活性,以切断银行业危机与主权债务危机之间的恶性循环,同时避免西班牙、意大利的风险蔓延至整个欧元区;二是将政策重心从一味紧缩转向“紧缩与增长的平衡”,以打破主权债务危机与经济下行之间的恶性循环;三是加速推进欧盟一体化步伐,拟就四大因素加快立法以应对债务危机,包括一体化的金融框架、一体化的预算框架、协调一致的经济政策框架和更加紧密的政治一体化;四是加快推进结构性改革,希腊、西班牙、意大利等欧元区国家纷纷大力改革僵化的劳动力市场、削减高福利政策,以重获经济竞争力。

      总的来看,上述措施不仅涉及资金救助、刺激增长等短期问题,也触及了内部治理机制、经济竞争力、欧盟一体化等深层次问题,对于欧债危机的解决是有积极作用的。但必须指出的是,欧元区内部政治博弈主体众多、利益多元化,导致未来政策变数仍然较大。从当前形势看,关系到欧洲银行业一体化、财政一体化进展的银行业联盟、财政契约以及欧元债券等核心政策,将成为欧洲下一步讨论的政策焦点,其进展如何将对欧债危机的走向产生重大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采取援助资金的方式应对欧债危机,只能在短期内缓解危机恶化,却无法解决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长期来看,希腊退欧风险仍未消除,来自“三驾马车”(欧盟、欧洲央行和IMF)以及德国的援助亦充满变数。西班牙受财政紧缩和银行业危机双重困扰,国债收益率上行的概率仍然较大。意大利寻求外部援助可能性加大,欧元区前景或将面临严重威胁。

      

      美元汇率相对走强,欧元难以摆脱疲态

      6月以来,全球外汇市场主要呈现以下四个特征:一是美元显露震荡上行态势。欧债局势重现阴霾,避险需求对美元形成支撑,但美国就业等重要数据不及预期成为阻碍美元走高的因素。截至7月20日,美元指数较6月初总体涨幅为0.71%。二是欧元对美元、日元等主要货币走软。截至7月20日,欧元对美元和日元分别较6月初贬值2.23%和1.58%。三是日元大幅升值的趋势受到遏制。虽然避险资金因欧债危机持续青睐日元,但日本政府及央行干预日元升值的决心限制了日元向上空间,截至7月20日,日元对美元较6月初贬值0.6%。四是新兴市场货币有所企稳。由于巴西等经济体竞相采取强硬的干预措施,因此年初以来新兴市场货币大幅贬值的态势有所缓解,截至7月20日,印度、俄罗斯和巴西等国货币对美元汇率较6月初均微升。

      展望未来,由于美联储近期推出QE3的可能性较小,欧债危机短期内难以发生逆转性变化,两者均对美元走势构成支撑,因此美元上行的指向性较强。但美国经济复苏前景不明亦令美元承压,预计美元震荡走强的概率较大。欧元则受以下因素压制:其一,欧债危机仍在蔓延深化,西班牙地方政府已开始向中央政府请求援助帮其偿付债务,意大利等国的潜在风险也在不断增加。其二,欧债危机的制度性问题犹存,市场日益担心欧盟各国领导人将无法控制欧元区的主权债务危机,欧元难以摆脱疲态。日元多空双方力量较为接近,因此日元可能维持窄幅波动走势。新兴市场货币前期跌幅较深,短期内受全球经济增长前景不佳等因素制约,回调空间受限,长期有望随经济增长回升而触底反弹。

      

      全球股市震荡上行,未来或延续弱势震荡

      6月以来,全球股市呈现震荡上行走势。虽然前期受欧债危机蔓延影响,全球股市低迷不振,但6月末欧盟峰会达成三大成果、美国部分经济数据利好以及部分标杆性企业上半年经营业绩超预期等因素共同推高全球股市。截至7月20日,全球股市市值较6月初增长2.11万亿美元至47.74万亿美元。

      美国股市6月以来表现良好,主要原因是房地产等数据有所改善,可口可乐、高盛等行业巨头今年上半年业绩超预期以及欧债危机阶段性缓和等。截至7月20日,美国三大股指道琼斯工业指数、标普500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分别较6月初上涨5.81%、6.62%和6.47%。美股未来走势需关注三方面:其一,近期美国先行经济指数坏于预期给经济复苏前景蒙上阴影,加大美企未来盈利预期的悲观情绪。其二,西班牙可能需要全面援助以及希腊退出欧元区可能性加大将令美股继续承压。其三,美国就业市场复苏再度陷入停滞,市场对美联储年内推QE3的预期有所升温,这种预期将对美国形成利好。综合各种因素,美股反复震荡可能性较大。

      欧洲股市6月以来随着欧盟峰会带来的三大利好刺激而震荡走高。截至7月20日,德国DAX30指数、法国CAC40指数和英国伦敦金融时报指数较6月初分别上涨9.58%、8.25%和7.44%。但欧股后市仍不乐观,面临诸多阻力因素:首先,西班牙银行业形势依然严峻,地方债务问题又浮出水面,或将迫使西班牙向欧盟申请全面援助。其次,如果IMF和德国不参与对希腊的第二轮资金援助,那么希腊财政最早9月份就可能破产,这意味着希腊退出欧元区很可能成为现实。第三,欧洲经济基本面仍然没有起色,尤其是德国经济增长前景并不稳固,若不及预期将对欧股形成打压。

      日本股市在欧美股市的推动下收获一定涨幅。新兴经济体对欧债危机的承受能力有所增强,加之国内货币宽松政策的推动,主要股指上涨明显。截至7月20日,日经225指数和MSCI新兴市场指数分别较6月初上涨2.72%和4.81%。展望未来,考虑到欧债危机对日本经济的影响逐渐深化以及日元升值对日本企业盈利前景的冲击,日本股市维持弱势震荡概率较大。受到欧债危机蔓延深化、国内经济增长放缓和国际风险资本流出的影响,新兴经济体股市仍将反复震荡。

      

      大宗商品骤然反弹,唯有金属区间震荡

      进入6月,各类大宗商品齐刷刷下调至年内低点,此后,受一系列突发性事件影响,除金属以外的商品价格被迅速推高,使得追踪19种大宗商品行情的CRB指数从6月1日的268.3点迅速蹿升至7月20日的304.6点,涨幅达13.5%。促使大宗商品价格绝地反弹的第一“功臣”就是农产品。美国突遭50年来最严重的干旱袭击,农产品价格连续暴涨,过去一个月中玉米、小麦、大豆价格分别飙升57%、51%和28%。另外,受中东地缘冲突升级影响,原油价格在7月迅速飙升。在欧盟启动对伊朗石油禁运制裁、伊朗宣称封锁霍尔木兹海峡、叙利亚国防部长被炸身亡、以色列旅行团大巴遭遇恐怖袭击等一系列事件助推下,WTI原油期货价格从6月1日的83.9美元/桶一路攀升至7月20日的91.8美元/桶。

      7月初至今,大宗商品市场表现最为“淡定”的即为以黄金为代表金属商品。受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影响,铜等基础金属市场表现疲弱依旧,黄金的避险属性在6月有所回归,但随着市场对美联储QE3的预期落空,金价快速反弹的趋势也戛然而止。此后尽管全球央行“不约而同”地共推宽松举措,但最为重要的美联储无论是在其6月议息会议纪要中还是伯南克在参议院听证会上都未透露在短期内推出QE3的强烈意愿,黄金市场观望氛围较浓,加之全球最大的黄金ETF——SPDR黄金信托基金连续减少黄金持仓量也对金价形成一定打压,7月以来国际金价主要在1550-1600美元/盎司区间波动。

      展望下半年,金价有望在历经盘整后逐步走高,原油市场则可能在中东地缘政治危机缓解后,掉头向下,继续弱势盘整。就黄金而言,全球主要经济体实际利率在未来1-2年内有望继续处于低位甚至负利率状态,加之各国央行对黄金的持续净买入,都对黄金的中期价格形成有力支撑。短期来看,金价摆脱盘整,向上突破的关键则在于美国,鉴于美联储在三季度议息会上推出QE3的可能性很低,金价在三季度趋于继续震荡调整,随着四季度美国大选到来,国债上限和财政悬崖问题趋向激化,加之四季度是黄金的传统消费旺季,金价将迎来加速反弹的催化剂,有望在四季度重新站上1700美元/盎司。对于原油,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将减少对原油的需求,加之国际原油市场整体已进入供大于求局面,如果中东地缘政治危机不继续升级,原油价格将趋于弱势盘整。下半年,引起原油价格剧烈波动的核心因素在于伊朗核危机和欧债危机。一旦伊朗问题激化,油价将随之飙升。同样,欧债危机只要爆出负面事件,都会加剧市场对欧洲经济衰退的忧虑,油价也随之承压。7月23日西班牙瓦伦西亚地方政府向中央政府寻求救助的消息一出,油价即一改前几日蹿升势头,重挫4%至每桶88.14美元即是良好的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