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焦点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观点·专栏
  • 12:特别报道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路演回放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公司·价值
  • A7:研究·市场
  • A8:专版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A57:信息披露
  • A58:信息披露
  • A59:信息披露
  • A60:信息披露
  • A61:信息披露
  • A62:信息披露
  • A63:信息披露
  • A64:信息披露
  • A65:信息披露
  • A66:信息披露
  • A67:信息披露
  • A68:信息披露
  • A69:信息披露
  • A70:信息披露
  • A71:信息披露
  • A72:信息披露
  • 趟破产浑水 押宝不违约
    赛维短融突现4000万神秘成交
  • 银行“黄金时期”不再 农行利润增速领先同业
  • 悲观的“理性”不可取
  • 平安、大众自设销售公司 保险业“产销分离”提速
  • 本周重返净投放 逆回购利率渐成风向标
  • 中国华融上半年获利34.6亿元
  • 机构一线
  •  
    2012年7月27日   按日期查找
    7版:金融货币 上一版  下一版
     
     
     
       | 7版:金融货币
    趟破产浑水 押宝不违约
    赛维短融突现4000万神秘成交
    银行“黄金时期”不再 农行利润增速领先同业
    悲观的“理性”不可取
    平安、大众自设销售公司 保险业“产销分离”提速
    本周重返净投放 逆回购利率渐成风向标
    中国华融上半年获利34.6亿元
    机构一线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悲观的“理性”不可取
    2012-07-27       来源:上海证券报      

      从基本面和市场等方面观察我们现在的境况,悲观的“理性”应逐步成为“过去时”。

      ⊙王剑辉 ○主持 于勇

      

      盛夏时节,骄阳如火;然而一连串欠佳的经济数据像秋风卷下的落叶纷纷扬扬,让人们心中涌动阵阵寒意。圈内外人士提起A股,莫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其理由听来言之有据,主要是担忧国内经济尚未触底,结构问题积重难返,股市扩容压力过大,境外环境持续恶化。再对比历史收益率,发现上证综指十年来徒劳无功,房价和金价涨幅却超过4-5倍,至于玉石、字画和古玩收藏的收益更是不止10倍。别看境外经济问题也不少,然而股市有跌也有涨,连通胀超过7%的印度市场年来都有11%的涨幅。既然君子不立危墙,远离A股似乎成了“理性”的选择。

      

      “理性”思维或让你和历史机遇失之交臂

      回顾一下40多年前的美国投资者所面临的困境可以发现,上述“理性”思维很可能让你和历史机遇失之交臂。上世纪70年代后期,冷战对立严重,中东战事不断,原油价格高企,国际贸易受阻,滞胀这一邪恶的“新生事物”让政府和百姓苦恼不堪;1974-1975年,经济连续衰退,降幅分别为0.6%和0.2%;1978年达到5.6%的高位之后又逐年走低,1980年和1982年再次出现0.3%和1.9%的衰退。而CPI在1974、1979和1980年三次超过12%。当时美国人的挫折感无以复加。股市的表现也可想而知:1978年初,标普500指数89.25点,比12年前还低了3点,大盘走出的是一个标准的M形,技术面上的预期十分悲观;1980年刚迎来一波38%的上涨,随后就是将近两年21%的下跌。要是秉持“理性”思维,巴菲特在1982年就该清掉所有股票,换成黄金(那时金价一度超过800美元/盎司,相当于今天2400美元/盎司),离开美国,移民到瑞士,当然他也就不会享受到随后7年里股市193%的累积涨幅。

      

      基本面市场面显露积极迹象

      从基本面和市场等方面观察我们现在的境况,悲观的“理性”也应逐步成为“过去时”。一些正向指标显示,二季度的数据中显露出一些积极迹象。虽然工业品出厂价(PPI)延续了11个月的跌势,但下滑速度逐步减缓,且结构上发生了微妙变化;6月份采掘类和原材料生产资料价格降幅环比扩大了1-1.7倍,而加工工业出场价降幅环比扩大了12%,比2月份90%的水平有显著改善,其中衣着类生活资料价格同比上涨2.1%,环比涨幅还微幅回升;这说明需求低迷已传到至上游,供需调整即将进入尾声,制造业成本高企、定价能力疲软的窘境有望开始改善。当企业消化完前期购进的高价库存之后,其成本将显著回落,即使产成品销售不增加且价格不涨,整体利润也会改善。此外,截至7月中的IPO和再融资为2318亿元,大约同比下降4成;扰动市场的大小非减持在今年上半年月均数额12.3亿元,显著低于去年同期61.6亿元的水平。

      从反向指标看,股市也正在接近物极必反的临界点。首先,从前具有市场号召力的政策措施现在却遭遇边际效应递减。任凭调控政策持续放松,市场建设不断推进,大家就是不愿买账。5月份以来,货币政策出现集中调整,但是一次降准和两次降息却换来2.1%、7.7%和4.1%(截至7月17日)等三个月度下跌。这其中既有经济调整阶段的特殊因素,主要还是由于投资者的疑虑心态极度沉重,对于种种政策利好视而不见。新开户数量也显示了市场人气的极度低迷。6月份两市新开户数量刚过47万个,比过去一年和两年均值低了27%和48%,这也是2006年12月以来的最低水平。IPO的表现也暗示着市场底部正在形成;从6月至7月17日,31只新股中,上市首日和5日破发的比例分别为45%和39%,类似惨状也曾出现在2010年同期,当时的两项指标分别为22%和31%,不久后就迎来了一轮不小的上涨行情。

      今年以来,“稳增长”成为各级政府部门的工作重点,其中货币政策调控相对靠前,其作用有望在3-4季度逐步显现;财政税收政策略显滞后,营业税改增值税的范围还有待扩大,一旦相关措施出台,企业将很快受益。我们有理由乐观期待“秋收”行情。(作者系首创证券研发中心副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