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焦点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观点·专栏
  • 12:特别报道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路演回放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公司·价值
  • A7:研究·市场
  • A8:专版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A57:信息披露
  • A58:信息披露
  • A59:信息披露
  • A60:信息披露
  • A61:信息披露
  • A62:信息披露
  • A63:信息披露
  • A64:信息披露
  • A65:信息披露
  • A66:信息披露
  • A67:信息披露
  • A68:信息披露
  • A69:信息披露
  • A70:信息披露
  • A71:信息披露
  • A72:信息披露
  • 趟破产浑水 押宝不违约
    赛维短融突现4000万神秘成交
  • 银行“黄金时期”不再 农行利润增速领先同业
  • 悲观的“理性”不可取
  • 平安、大众自设销售公司 保险业“产销分离”提速
  • 本周重返净投放 逆回购利率渐成风向标
  • 中国华融上半年获利34.6亿元
  • 机构一线
  •  
    2012年7月27日   按日期查找
    7版:金融货币 上一版  下一版
     
     
     
       | 7版:金融货币
    趟破产浑水 押宝不违约
    赛维短融突现4000万神秘成交
    银行“黄金时期”不再 农行利润增速领先同业
    悲观的“理性”不可取
    平安、大众自设销售公司 保险业“产销分离”提速
    本周重返净投放 逆回购利率渐成风向标
    中国华融上半年获利34.6亿元
    机构一线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平安、大众自设销售公司 保险业“产销分离”提速
    2012-07-27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黄蕾

      平安、大众自设销售公司

      保险业“产销分离”提速

      ⊙记者 黄蕾 ○编辑 枫林

      

      中国平安、大众保险昨日同时拿到设立中介公司的批复文件,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开始筹谋设立专属销售公司,一个改革信号由此传递:保险“产销分离”时代全面提速。

      保监会网站昨日披露,同意深圳市信安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平安信托旗下子公司)、大众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分别设立平安保险代理有限公司、大众保险销售服务(上海)有限公司。记者从两家公司内部获悉,前者将主要代理经营平安产险的信用保证保险业务,后者系产销分离试点下的产物。

      改善保险行业产业链不健全的呼声由来已久。管理粗放、大进大出、素质不高、关系不顺,这是传统的保险营销体制目前所暴露出的不足与弊端。解决之道便是:加快保险行业专业化分工的步伐,推进保险业“产销分离”。

      2010年10月,保监会下发《关于改革完善保险营销员管理体制的意见》,鼓励保险公司投资设立专属保险代理机构或保险销售公司,鼓励保险公司进行营销模式创新。“之后,保监会选择了浙江、湖北等几个地区作为产销分离的试点。”业内人士透露称。

      在此背景下,以产销分离带动细化分工,重铸保险行业产业链,成了保险营销体制改革创新的核心要点。对于“产销分离”,业内人士给出了浅显易懂的注解:就是指“保险公司把销售外包给以专业代理机构、经纪公司等为主体的保险中介机构”这种产销分离模式,可以帮助保险公司优化经营成本,充分利用中介机构的渠道优势,利用外部资源,实现较低的能耗和较高的产能。

      产销分离序幕拉开。不少保险公司赶在保险中介门槛收紧前夜,纷纷抢注设立专属保险销售代理公司。据记者不完全统计,近两年来,共有信泰人寿、华泰财险、紫金财险、安邦保险、阳光人寿、阳光财险、浙商财险、大众财险等十多家保险公司相继设立了专属保险销售公司。

      而随着众多资本的涌入,保险业产销分离和转型升级将以超市场预期的速度和力度铺开,未来保险中介市场的竞争将愈发白热化。

      可预见的是,随着地方法人保险公司如雨后春笋般的冒出,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绝大多数保险公司势必要寻求差异化的发展之路,以求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尤其是中小保险公司,未来的经营方向就是产销分离,利用有限的人力、物力,集中资源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例如研发、风控等,而逐步将销售环节剥离出去,交给专业的保险中介来操作。

      而在整个过程中,由保险公司或其他资本组建的全国性保险销售服务机构将成为未来保险产品销售的主流。产销分离无疑是保险业实现专业化、精细化、市场化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未来国内保险中介行业也将逐步呈现集团化、专业化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