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焦点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观点·专栏
  • 12:特别报道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路演回放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公司·价值
  • A7:研究·市场
  • A8:专版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A57:信息披露
  • A58:信息披露
  • A59:信息披露
  • A60:信息披露
  • A61:信息披露
  • A62:信息披露
  • A63:信息披露
  • A64:信息披露
  • A65:信息披露
  • A66:信息披露
  • A67:信息披露
  • A68:信息披露
  • A69:信息披露
  • A70:信息披露
  • A71:信息披露
  • A72:信息披露
  • 贸易战升级
    中国光伏业遭遇生死劫
  • 中国光伏业该反思了
  • 企业防暗枪各有其道
    年底或现并购小高峰
  •  
    2012年7月27日   按日期查找
    12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 12版:特别报道
    贸易战升级
    中国光伏业遭遇生死劫
    中国光伏业该反思了
    企业防暗枪各有其道
    年底或现并购小高峰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贸易战升级
    中国光伏业遭遇生死劫
    2012-07-27       来源:上海证券报      

      欧盟或效法美国举反倾销“大棒”

      随着SolarWorld一纸要求对中国光伏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的申请正式递交欧盟,本已有点杯弓蛇影的中国光伏行业再度风声鹤唳。由于欧盟占到中国光伏产品出口的七成以上份额,一旦欧盟决定对华光伏产品反倾销,对中国光伏界无疑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劫难”。

      就在昨天,尚德、英利、阿特斯、天合等四家光伏龙头厂商,在北京举行应对反倾销调查新闻发布会,代表中国光伏行业强烈呼吁欧盟慎重考虑对华光伏发起反倾销调查。专家表示,欧盟此次的确有可能立案,但这并不符合欧盟的利益,而中国也需要对过去数年的光伏“大跃进”有所反思。

      ⊙记者 陈其珏 ○编辑 毛明江

      中国光伏企业联合反对

      这已经是中国光伏龙头企业第三次聚在一起召开发布会了。

      早在去年美国对华光伏产品“双反”立案时,中国企业就曾在北京联合召开发布会。今年5月份,就美国作出的对华光伏产品巨幅反倾销初裁,机电商会又组织了尚德、英利、阿特斯等光伏大佬在上海召开应对调查的发布会。

      而在昨天召开的第三次发布会上,虽然很多问题都是老调重弹,却无法不牵动光伏人士的敏感神经——只因欧盟占到中国光伏产品出口量的七成以上,比美国更关涉到中国光伏行业的生死存亡。

      记者了解到,四家光伏企业昨天发表联合声明,强烈呼吁欧盟慎重考虑对华光伏发起反倾销调查,呼吁中国政府积极维护国内企业合法权益。

      联合声明称,光伏产业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任何限制市场的行为都将置整个行业于危险境地。光伏产业是世界的产业,各国在发展光伏产业的过程中属利益共同体。中国光伏产业并不存在任何所谓的非法补贴和倾销问题。

      据英利绿色能源负责人介绍,中国和欧盟分别为世界第二、第三大经济体,同时又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如果欧盟跟随美国,同样对中国光伏发起反倾销调查,那么中国光伏产业将会遭受致命打击。

      与会的中国光伏企业负责人认为,在欧盟尚未立案之前,中国政府应与欧盟立即展开高层对话,共同寻求解决方案,争取事态好转,阻止立案。若欧盟置中欧经贸合作大局于不顾执意立案,中国政府应采取必要措施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中国光伏企业也将继续积极应对,并付出一切努力坚决捍卫自己的权益,同时加大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的投入,保持中国太阳能光伏产品的领先优势和竞争力。

      

      全球光伏贸易战升级

      “目前欧盟有45天的时间来决定是否展开调查,最快可以在9个月内做出对华光伏产品征收反倾销关税的决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昨告诉本报记者,如欧盟在9个月内作出决定,则还有3个月的追溯期,意味着很可能在今年下半年就开始对中国光伏产品出口产生影响。

      此前,当美国作出反倾销初裁后,中国出口美国的光伏产品数量锐减。

      在他看来,欧盟的确有可能重复美国的做法对此立案,而中国之所以在上周立案调查美韩多晶硅倾销,也是感觉到欧洲有可能采取一些措施,因此提前有所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一旦欧盟决定对华光伏产品反倾销,则中国极有可能也将针对美韩多晶硅的反倾销调查延及欧盟,一场全球光伏贸易战已是山雨欲来。

      “贸易战对双方都是输家,无论我们还是欧盟都应尽量避免。”孟宪淦表示,SolarWorld是一家德国光伏企业,其之所以先在美国提出申请,是因为欧盟一直不希望对中国光伏产品立案调查反倾销,尤其在欧债危机背景下。

      “无论是海外对中国‘双反’还是中国对海外多晶硅反倾销,贸易战都不是什么好事情。提出反倾销是中国的无奈选择。”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在他看来,贸易战是“伤敌一千,自伤八百”,最好是双方“罢兵”,恢复正常的商业秩序。

      作为全球最大的光伏组件生产商,尚德电力的欧洲区总裁Jerry Stokes也表示,“希望欧盟遵守市场原则,因为任何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都将损害整个欧洲太阳能光伏行业,并可能招致无序的贸易战,其结果必将使行业多年的辛勤努力和丰硕成果付之东流。”

      “贸易保护只会增加太阳能光伏能源的成本,这与行业过去十年努力降低成本的目标背道而驰,必然会延缓太阳能光伏能源进入大规模推广从而逐步取代化石能源的进程。对于欧洲来讲,更为严重的是这些保护主义措施将使欧洲减少数以千计的绿色就业岗位。”Jerry Stokes说。

      目前,欧盟光伏行业的从业人员高达30多万,其中80%以上都是在产业的上游或下游,如原材料生产、设备制造、系统设计安装和项目融资等领域。

      

      海外光伏界争议“双反”

      值得注意的是,对是否要对中国光伏产品开展“双反”,海外舆论并非铁板一块。不少机构或企业都对此持反对或保留的态度。

      同样在昨天,美国大凤凰城经济理事会(GPEC)就宣布,正式向美国商务部和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提交抗议信,反对其向中国制造的光伏电池和组件征收关税。其也成为美国目前唯一针对美国对华裁决表明官方立场的经济发展组织。

      据悉,GPEC接下来计划参加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针对本次调查举行的正式听证会。听证会将在今年10月3日举行。

      作为美国亚利桑那州凤凰城地区重要的经济发展组织,GPEC近年来一直在推出鼓励可再生能源行业发展的相关激励机制,吸引了众多的太阳能公司到亚利桑那州投资。而据估计,反倾销将导致大凤凰城在2014年有14877到43178个就业机会损失。

      “我们预测对华太阳能关税将会导致巨大的就业机会损失,并且亚利桑那州太阳能装机容量在美国名列第三,毋庸置疑,加收关税不仅会导致太阳能企业改变其业务模式,而且也会使未来中国企业在亚利桑那州投资变得更具挑战性。”GPEC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巴里·布鲁姆说。

      此外,美国太阳能产业协会也发布了多份研究报告,对美国太阳能公司倒闭、市场不佳、以及有观点认为这是中国光伏企业不正当竞争的结果等问题作出澄清。

      “不管怎样,中国都有必要对近年来光伏行业的过快发展进行反思。尽管当前的行业困境和经济危机有关,却也是过去几年光伏企业盲目扩张、地方政府一味鼓励酿成的苦酒。”孟宪淦说。